第139页
宇文琝亲自接皇上回了宫,传了林院判前来诊脉。 只是开了些压惊的药,身体上竟无大碍。 皇帝回来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查清那些行刺自己的贼人是何身份。 他心里明白,没有身手如此了得的山匪。 于是那一行歹徒的尸身如数被运了回来,放在了大昭狱义庄。 随驾回来的人里,还有苏婉凝。 她在山洞陪着皇帝挨饿受冻一晚上,又不忍他一个人留在那里,恐被野兽伤害,于是一个姑娘家陪着一个大男人在山洞里呆了一晚上。 这份大功,皇帝自然也是要论功行赏的。 于是皇帝当即便宣了太子入宫,当着太子的面表彰了苏婉凝的佳行,并将太子的禁足给解了。 太子本人是有点懵的,但是一听说了苏婉凝的事迹后,瞬间又对他的婉儿充满了惊奇。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婉儿是个奇女子。 当天晚上她未归,他还担心了一晚上,并让人去找了。 一听说皇上也在西郊出了事,他的心便凉了半截。 她一个姑娘,遇上那伙匪人,还有命在吗? 不曾想阴错阳差,婉儿不但逃过了那伙歹人,还救下了皇上。 这真是……旺夫的小福星呢! 也正是因此,太子不仅解了禁足,还恢复了他监国的身份。 毕竟皇帝受到了惊吓,国事上也需要人手帮忙一起处理。 与此同时,心系任务的陆含之也回到了南郊,制出了他的第一批瓷器。 第75章 之前陆含之所设计的馒头窑, 其实有很多疏漏的地方。 这些疏漏都在后来请来的陶砖窑工匠的帮助下,一一修复了。 比如通风口, 比如窑门的结构, 火篦护栏,以及窑室内的一些细节。 建完的窑炉远远看上去跟座大坟包似的,丑的确是丑了点儿。 但是陆含之一进去,便发现了里面的精妙之处。 窑炉除了细节上的完整,其他全都是按照陆含之的设计要求来设计的。 劳动人民的双手是神赐予的礼物,也是智慧的先驱者。 陆含之看着大家用高岭土烧制出的纯白瓷器, 眼中的兴奋难掩。 烧了二十几年窑的老窑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捧着刚出炉的一只小瓷瓶说道:“这可是观世音菩萨的净瓶?这其实是趁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观音娘娘亲手放进去的吧?” 陆含之也很惊奇, 这处的高岭土竟能烧出如此纯白毫无瑕疵的瓷瓶。 他想了想, 说道:“这是我们烧制出的第一批瓷器,不如就把它们当成寿礼, 献给太后吧!” 工匠们一听是献给太后,一个个都傻了。 纷纷猜测这位公子的身份,却又不敢妄下断论。 但是大家都觉得无上的荣光, 能将自己亲手烧制的瓷器献给太后,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这一套瓷器一共六件, 器皿造型不同却又相得益彰。 陆含之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叫“六福顺意”。 众人纷纷表示, 家主少爷名字取得好! 将“六福顺意”装进了锦盒中,陆含之却有些犯了难。 这种品质的瓷器,普通民众自是买不起的。 在他那个时代的历史上, 上等窑炉也纷纷被定为官窑。 他觉得自己这瓷器一经烧制出来,肯定会被皇家贴上标记。 不过他这一批,用的都是上品高岭土。 既然瓷器要分三六九等,那他便将这方圆几十里的高岭土划分一下区域好了。 于是他吩咐在御:“让窑头把各处的高岭土都烧制一套瓷器出来,看看这些高岭土都是什么成色的。” 在御领了任务,便去执行了,陆含之抱着“六福顺意”便回了庄子。 这次他是自己一个人过来的,朝中最近正值多事之秋,宇文琝忙得不可开交。 二哥又开始忙着应付武试,大概又要考个武状元回来。 他乐得轻闲,晚上陪阿蝉,白天就往庄子这边跑。 至于朝中之事,他最近着实不想理会。 皇帝意味不明,既不处理疑似造反的宇文明极,也没有再追究太子大跳西域巫舞的事。 圣意难测,在皇上开口之前,众人也只能各司其职。 唯有一个人算是春风得意,苏婉凝预料中的被皇帝封赏,晋为太子侧妃。 虽是侧妃,因着她救驾有功,得了皇帝的入宫腰牌,隐隐要与昭云郡主平起平坐了。 整个太子府,只有陆皓之还只是个侍君。 他这会儿妒火中烧,却又毫无办法。 放眼整个太子府,他既无子嗣傍身,又无母家后盾。 自他娘杜姨娘出事后,陆家于他来说也只是一个好听的出身罢了。 还是庶出。 昭云郡主听从陆含之的话,在自己的云起居里深居浅出。 刘嬷嬷把门把得如同铁板一块,没有任何人有可乘之机。 太子对她倒是也算和善,从未怠慢过。 苏婉凝来找过她几次,每次都被刘嬷嬷拦在了门外。 她进不了昭云郡主的门,也只能放弃。 但昭云郡主的肚子,却是一天一天的大了起来,这让她寝食难安。 太子这里不能再出意外了,若是太子这条线也断了,她就得再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