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页
苏浅安点了点头,轻手轻脚的出了房门。 他想了想,赵兴文此时没有寻到人,应该也是回府衙了,便直接奔着府衙而去。 因为边兆再三嘱咐他不要让人发现了,而他此刻又浑身是血,所以只好翻墙上瓦,入了大堂的顶上。 他上去了之后,正好见着赵兴文和殷广波两人默默无言,坐在大堂之内。 苏浅安刚想下去,便见着小厮端了饭菜上来。 他饥肠辘辘的咽了口唾液,等着小厮上了饭菜撤了下去走的远了,这才从堂上落了下来,从门口走了进去。 然后被殷广波看到,一脸惊吓的指着他吱吱唔唔说不出半句话来。 第227章 遇伏 边兆撑起了身子,见着赵兴文满脸的紧张不安,对着他先行安抚了一句:“殿下目前还安然无恙,赵将军先别急。” 赵兴文心中稍定,踱步走到床边,帮着边兆垫了个软枕,让他靠的舒适一些,这才对着他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离开古皖的那日早上,我尾随着殿下走在回京的路上,途中却见着殿下从一家农户里接了一个人上了马车。”边兆说到这里停了一停。 赵兴文此时出口问了一句:“接的是谁?” “正是这几日消失的郑中光。”边兆原以为他说完之后,苏浅安和赵兴文会大吃一惊,结果两人只是相视一眼,互相表达了一下都不知此人是谁的目光。 边兆见着他们的模样,反而带着诧异的神色对着二人问了一句:“殿下来了古皖之后发生的事情,你们都不知道吗?” 苏浅安和赵兴文一起摇了摇头,赵兴文对着边兆问道:“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那少爷让你们来干嘛呀?”边兆满脸的不解。 他本以为少爷神机妙算,知道殿下会遇到伏击,这才派了赵将军过来。 谁知道看他们的样子,竟是丝毫都不知情的。 “夏初让我来接殿下回京,说是到了古皖还有位故人,可以让殿下安排着相见。”赵兴文皱着眉头,正因为信里说的并不紧急。 是以,他才在京中过了霍文淑的及笄礼,方才动身赶来。 哪里知道,到了古皖如今的局面会是这样。 “那我还是跟你们从头说起吧。”边兆见两人真的是一无所知,便从萧梓穆来了古皖之后开始说起。 等他好不容易说完了始末经过,赵兴文这才反应了过来,吃惊的对着他问道:“那郑中光不是潜逃了吗?怎么会被殿下接到了马车之中?” “我当时也不知道,看清他的脸时跟你们一样心中疑虑。但我只是个暗卫,少爷交给我的任务只是负责传信,殿下也是吩咐我如非他的传唤,不用现身,我只能继续尾随着他们上路。”边兆说完顿了一顿。 许是刚刚一口气交代了太多古皖的事情,有些气息不稳。 苏浅安见状倒了杯水,递给他润了润嗓子。 边兆接过茶杯,饮完之后方才接着说道:“我尾随着殿下他们翻过了那座山时,天色已晚,马车在官道边停了下来。我感觉到了四周隐了极其浓烈的杀意,心中一紧之时,便听见一声号令,埋伏在草丛里的人瞬间都冲了出来,乌泱泱的一片,约莫有万余人。” “这万余人都是军人?”赵兴文面色凝重。 依着边兆所言,这些人都是一早就预谋好了的,否则刺杀殿下哪里用得着万余人? 怕是早就知道殿下的身边有皇上的隐卫在暗中保护。 才会出动了这么多人,务求一击必中。 可若这万余人都是军人的话,应该都会记录在册,调动人手也该能查出来才是。 “虽然穿的都是一身适合隐于草色之中的绿衣,也未曾佩戴任何有身份标识的物件,但是观其训练有素的动作,和严谨执行命令的态度,显然都是经验老道的军人。”边兆对着赵兴文点了点头。 以他的判断,不可能是莽夫。 赵兴文听了他的话,眉头却是深深的皱了起来。 不知道是哪支军队,查起来便颇为棘手,不过总归应该是这皖州里的军队。 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先行救出殿下,在慢慢调查。 “你们是如何脱险的?殿下如今身在何处?”赵兴文面露不解之色。 若是只有殿下一辆马车,还带着郑中光那个累赘。 即便身边有辛涯和四个隐卫,再加上边定。 他们要应付这万余人的军队,怕是也很难脱困。 “我当时也顾不得殿下的命令,虽未得他传唤,见着那时危机,便主动现了身。那三个隐卫也是与我一同落了下来,围在殿下的四周。” “三个隐卫?皇上不是派了四个嘛?”赵兴文听了边兆的话,诧异的问道。 “是三个,还有一个被殿下指派了任务,并不在身边。”边兆解释了一句,又接着说:“殿下见我们纷纷现了身,便命令辛涯去护着郑中光。 自己和我们一起对着那万余人厮杀。 我们想要撕开一个豁口出去,却怎么也撕不开。 对方的人数太多了,刚刚杀出的一条血路便被填了上来。 就在精疲力竭之时,山脚那边传来了人马之声,还有大批的火把攒动。 为首的人大声唤着‘殿下’,我跃到空中,就着火把的光,这才看清了为首人的脸,居然是丘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