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凉州高汉化程度
“与人共知,本人,伦敦女子米利森特·豪在x年x月x日签署契约,承诺以忠诚、服从的仆人履行以下各点,完成伦敦商人约瑟夫·韦斯特上尉吩咐我在种植园或大明的任何事情。” 一对身无分文的年轻夫妇忍受千辛万苦,横穿大西洋,抵达大明洋的海岸,成为到达这里的第一批定居者。 与同行的亚伯拉罕·史密斯一样,米利森特·豪也签署了标准行为契约。 这批移民是被欺骗而来的,随着新大明对奴隶的急需,奴隶的价格开始上涨,于是,资本驱动世间的险恶。 一些贪婪的商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开始哄骗欧洲各国的贫穷人。 据后世的历史学家估计,自1538年到1640年间,欧洲净输出人口多达300000人,其中还不算统计的以各种其他方式消失的,却进入到东洲大陆的人。 可以说,这期间是一部血淋淋的移民史。 被欺骗而来的欧洲人,开始进入了田地采摘棉花,成了田地里的靓丽风景像。 而从此在凉州,一个特定的称呼出现了。 “考藤。” 这是英语和西班牙语棉花的谐音。 每当棉花的采摘季节,田地的主人们都会大喊一声考藤,那些休息的欧洲奴仆就会迅速进入田地,开始工作。 而这一称呼,也随着时间迁移,成了大明人对西班牙的专属称呼。 “我们把原棉预付给周围农村的妇女,让她们纺纱,然后与城市里组织成行会的工匠签订合同,让他们织造棉布;接着他们给货物打上自己的标记,然后利用公路将商品出口到其他地区。” 于泰正在向王宇仁介绍这种模式。 王允仁一旁轻轻点点头,问道:“现在最远能卖到哪里?” 于泰很自豪的说道:“去年我们的第一批货物,已经卖到了西班牙。” 王允仁神情一震,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成果。 其实两人都低估了,从去年开始,凉州产的棉布已经远销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德意志地区、奥地利、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等海外市场。 甚至引起一波风潮。 从最早发现棉花一直到19世纪,几千年来,印度次大陆的人们始终是世界一流的棉纺织品制造者。 在这个时代,顶级印度棉布的品质堪称传奇。 13世纪,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述道,在科罗曼德尔海岸“出产的棉布是世界上任何地方所能找到的最精细最美丽的棉纺织品”。 600年后,利兹的一家报纸的所有者、棉花专家爱德华·贝恩斯报告道,最好的印度布料“几乎完美得不可思议……一些印度薄纱如此技艺高超以至于使人认为这要么是仙女的杰作,要么是昆虫的作品,但绝不可能出自人类之手”,实际上,它们是“风织之网”。 然而,印度大部分都是手工纺织,精美的布料也不容易纺织,许多都留在了印度当地,出口的都是普通棉布。 但就是这样,也引起了欧洲人的喜爱,一直到17世纪,欧洲的大部分衣服还是亚麻和羊毛。 —————— 王允仁继续问道:“那现在和以前比织布速度快了多少?” “以前嘛,基本用手工纱锭纺纱,在这样的条件下,纺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位熟练的纺纱工每个时辰大约生产七十二丈(240米)的线。 “以这样的速度,需要5个多时辰(大约为11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件罩衫所需的纱线。” “现在可大为不一样了,纺车大幅度地提高了纺纱工的产量,以前三个时辰的活,现在差不多一个时辰就可以干完。” 王允仁道:“嗯,那提高了不少。” 接下来,于泰带着王允仁又看了一些工厂。 “现在这个工厂大约有600个人,30台纺织机,一个月仿制出来的产量,能供应一座一万人口城池一年所需的货物。” “未来的时间,我们会大力引进大明鹰堡的纺织机,争取早日让凉州的人都能纺织。” 看到现在的景象,王允仁十分高兴,但是有一种淡淡的不安,却又说不上话了。 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如果朱训樘在此,恐怕会了解王允仁的担心来自何处? 这么多人涌入了纺织产业。 那未来必定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货物的激增,一旦市场饱和了,那就面临两条路,一个是内卷,另一个则就是想办法扩大市场。 这个时空,可能新大明也要实行炮舰外交了。 打开其他国家的市场。 王允仁此次前来,是为了视察凉州经济动态,对凉州实行国家五年计划摸摸底。 所见所闻,都超出了料想。 整个凉州都散发着勃勃生气,人民安居乐业,而且更令人欣慰的是,王允仁看到了一点。 虽然这里离大明中心很远。 但是汉化程度一点也不低,甚至高于交州和灵州等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半工业化,把凉州大部分的人都牵扯了进来,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打破了原有的习俗和传统。 再加上,管事的人多为明人。 日益熏陶,他们过得也比以前好了,自然而然地开始学习,归顺了新大明。 “不要吞吞吐吐,说话,有什么事情,在许可范围内,内阁都可以为你解决。”王允仁瞥了一眼有些迟疑的于泰。 于泰笑道:“有您这句话,那我也就放心了。” “咳咳,明年的移民名额能不能多给凉州一些?” 王允仁一顿,皱起眉头来,道:“这件事情可不好办,明年要开始大规模修铁路,汉州,秦州,中州等地要急需大规模奴工,总移民人口变不了多少,明年凉州没准还要少一些。” 于泰一下子急了,着急道:“这怎么能行,现在凉州正是缺人的时刻......” 王允仁叹了口气道:“明年凉州的名额争取不变,剩下的缺额,你自己去想办法,只要不违反原则,我们都支持你,陛下常说,要给地方自主创新权利,现在给了你了.....” 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