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纵横捭阖
三人坐在偏僻的角落里,看着不断走进来的人,三人时不时的惊呼,幸亏是在角落里,否则就要出洋相了。 “那是邻市的首富王大拿,他竟然也来了。” “看那边儿,那个人莫不是有名的郭大侠,他竟然是别人的侍卫,也不知道是何等的大人物。” 走进来的人,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平日里能看到一个都很不容易,今天却都齐聚一堂,都来到了这里。 来人越牛,赵乐康越感觉自己的面子有光,毕竟是他把两人带进来的。 他莫名的有一种虚假的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个小“人物”。 胡三方和叶福窃窃私语,时不时的惊叹和讨论来者。 “我靠,那是咱们的院长。” 一位身穿丝质长衫,头戴复杂装饰的男子走了进来,正和一旁的男子谈笑者。 “这....这....” 进来的大人物只感觉十分厉害,但两人没有直观的感觉。 现在的感觉十分直观。 一向严肃,从没有笑容的院长正和一旁的人说笑,神情中似乎夹杂着一丝讨好。 一边向前走,快速找好了位置。 院长竟然只能坐在中间偏后的地方,按照常识,越靠前的地方地位越尊贵,以此推论,这里大部分人地位都比心目中十分牛逼的院长厉害。 真是.....giao! 真是大咖云集,连赵乐康都没有想到。 一边儿淡定的说:“淡定淡定,莫激动。” 自己心里早就砰砰乱跳了。 差不多过了半刻钟,人基本都来齐了。 活动开始了。 简单的开场白后,有几个人上去开始谈话。 讲的是什么,三人听得云里雾里。 大部分都是商业的事情或者有关什么政策,让人听的昏昏欲睡。 他们三个哪里能听得懂。 ...... “结束了?” 胡三方有些诧异道。 赵乐康撇撇嘴:“你以为还有什么?他们都私下交流去了。” “奥。” 会议结束的非常快,不过赵乐康主要是带二人开开眼界,随后前往另一个地方。 还没进入就传来嘈杂的声音。 “区区蛮夷,怎敢辱我大明,必须继续派兵征伐......” “玛雅地势复杂,不宜动用大批军队,新大明不能现在玛雅的沼泽里。” 几个人正在慷慨激扬地讨论玛雅的事情。 这间房间很宽敞,人很多。 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正在键政,气氛极其热闹。 令三人立马兴奋起来。 他们目光闪着亮光,每一个少年都有一颗躁动的心。 “来,去那边。” 正好有一个桌子旁边有几个空座,三人快速地一屁股坐在上面。 “朝廷太过仁慈了,要是按我说,通通把那些人弄到矿洞里,让他们尝尝受苦的滋味。” 一位青年正在吐沫横飞,和一旁的好友正在吐槽朝廷。 看到三人坐下后,扭过头就来了一句:“你们同意吗?” 把三人问的懵懵的。 同意什么? 三人来的真是巧,他们以为这里有空座,孰不知是其他人故意躲着这位青年。 其他的人看到三人的动作后,露出一丝异样的微笑:又要和其他人灌输思想了。 青年二话不说,撸了撸袖子,注视着三人开始道:“这是咱大明人打下的天下吧。” 三人点点头,没有丝毫疑问。 青年愤愤道:“这是我大明的天下,朝廷却对那些殷人很好,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每年都向那些蛮夷投钱,何不把那些钱投在咱自己人身上?” 三人的神情有些奇怪,赵乐康咽了一口吐沫,试探道:“朝廷哪里对殷人好了?” 青年一顿,双眸缓缓瞪圆。 “还不好,去年我们学院一共有十三个名额免费上学,其中有八个给了殷人,你说这是啥子道理?” 青年没有说,其实学院一共有十一个明人,而殷人一共有几百个...... 按照青年的逻辑,三个人也没发现什么错误之处。 缓缓点了头。 “这不就结了嘛,前段时间官府征用了小里头的地方,朝廷竟然还给了那些殷人不少补偿,简直是胡闹,都是我大明的地,还给他们什么补偿,相信那群低贱的人从官府那里得到了银子,我就想不开,这是为什么?” 三个人...... 若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没有其他人,三个人恐怕要暴打他一顿。 竟然说是低贱的人。 “你少说两句。”其中一个桌子的人扭过头来,斥责道。 青年立马熄火了。 “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作为明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和开化殷人共同建设好大明,不能看人下菜碟,更别说许多殷人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少功劳......” “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三人听后,心中升起一股热流。 对这位少年的感官十分好。 另一个桌子上又有人发言。 “殷人也是大明的人,不能太过贬低,以后你注意点。” “还是好人多。”三个人对视一眼,不禁想到:“若明人都是这样的人,多好啊。” 青年摊摊手,没有和其他人争吵。 他已经达到了目的,表达了观点。 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和其他人的关系。 其他人虽然不同意他的观点,但神情亲密了很多......减少了隔阂。 毕竟他也是刚刚成为明人。 没错,青年在去年的时候才刚刚达到审核标准,就在两个月前刚刚拿到明人证明,户口改了。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哪怕户口变了,但若想真正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还要走其他的路子。 自己这个方法做的很好。 效果不错。 三个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敢怒不敢言,不过也见识到了其他明人的好。 三个人就坐在桌子旁,听取着其他人的谈话。 有关移民的事情,也有大明的某些政策。 上到朝中趣闻,下到乡间小事,谈论的方向是五花八门。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三人如醉如痴,也时不时的掺和几句,令人心潮澎湃。 “西街的章恪娶了一名殷人为媳妇儿,据说被章家老爷子打了好几顿,幸好官府的人知道了,好说歹说,才让章老爷子同意了那门婚事。” “不止呢,就去年考上大明皇家学院的那个人,回来娶了市里首富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