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真不会演戏啊在线阅读 - 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8节

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8节

前辈马坤发话了,“虽然你是老任介绍来的,我也不能给你拍板让你绝对上,你先看本子,我们暂时录几句,试一试效果。”录音室和客厅是隔开的,前里后外,马坤去到里面,抽出一张纸。笔这么一划,圈出来。    这是台词本了。方沂拿来打开。    《三国演义》动画版。他要配的人是姜维。后期戏份不算低,这是怕泄词,随机抽了张,限定台词。    一段自我陈述的词。    配音不是普通话训练,需要有感情,且不能乱表情,也就是演员首先,要正确理解片段的情景。    这段话是没头没脑,方沂等马坤给人物情景,他好做阅读理解。但他抬头时候,马坤也在与他相望。    ——这次没有人物情景,全靠自己把握。    好在《三国演义》,中国人总是看过的,不记得细枝末节,大概的还算清楚。    应该是姜维人生末路时,要说的话。    姜维活了多久?活的比我现在久吧。叫一个十来岁的,配老头子的自述。    这段……真是随机选的吗?    方沂在心中细细的过了一遍,感觉嗓子的状态不错,他站起来,“我准备好了。”    “无戏言?”    “无戏言。”他也顺着马坤的古话,这般回答。    换上拖鞋,方沂脱了外套,卸口罩,身材略微单薄而修长,比录音麦高不少,他调整好位置,又把台词纸正放谱架上。    注目向录音师马坤,等他示意。    马家父子面面相觑。    ——“维貌甚伟,蜀中文臣将佐多有滋貌,无人出姜维之右。”    有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小马挨了一肘子,他不得不替父从问,“方老师,我们这里是配音工作室,不是表演工作室,你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没有。”    “我昨天给一个方老师打电话,让他来配姜维,他的电话是xxxx……你确定你是那个方老师吗?”    “我是。”    方老师依旧是这么的热情啊。就像京城的秋天一样。    但其实,秋天和春天,是一样的温度啊。    老马不管不顾,做了ok的手势,方沂的谱架前,指示灯一闪。    他已经记住了台词,喉结下压,稍微的扩展鼻翼,略哽咽和艰难道,“我~姜维,才疏智短,但~忠心可鉴,至死也要保住……先帝创下的基业……”话音越来越吃力,越来越稀疏不可闻,“丞相在天有灵,万望……万望……”    方沂情不自禁捂住胸口。    圈的台词就这一点。    他望向隔了一层玻璃的马家父子。    过了吗?    这对依旧是面面相觑。    过了……吧。    第10章 素描头像】    马家父子一定要请方沂吃顿饭。    推辞不得,录完音后,选了附近羊肉火锅的一家店,觥筹交错。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用进废退,热场这件事情上,方沂几乎是没有培养该能力,返祖到原始时代,好在桌上的人总会先他说话。    “方老师……”,小马已经喊得出口,“你这样的人,应该是有很多找你的单子吧。”    “不多,毕竟刚入学。”    “之前竟没录过片子?”    “有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文艺活动……”方沂想起他站台上时,每年都会定时出现的校庆摄影机。他回答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的神情认真。    大小马闻言稍愣神,对视后,露出自以为深意的笑:    “再过上一阵子,找你的人会多起来的……只要你有一点点的空间,就那么一点点的。”伸出食指和大拇指丈量。    “借你吉言。”方沂点头,嘴角拉出刚好到位的弧度,以示高兴。    马家父子果然的,看着这微笑,满意极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其实,千里马也罕见啊。更何况,是一匹幼年期的万里马。    羊肉火锅逐渐沸腾,蒸汽缭绕,将主桌位上的方沂,遮挡住,看不分明,大马肘了肘小马,端来一份上好的羊肉片。    小马挥了挥手,试图驱散烟雾。    “得——咱上菜咯~~”    通通倒下。    这沸腾的蒸汽霎时消停了,马家父子先看到的,一双筷子伸进热汤中,夹了片晶莹的羊肉片,顺着视线。    一直递到主人的口里。    咀嚼。    马坤这辈子,从来没觉得羊肉片能这么好看过,像在发光。他想起曾看的动画片,《中华小当家》。里面的菜都各放异彩,吃的人也是剧里有名有姓,有来头的人。    他又肘了肘小马,不料这次却碰到对方的肘。麻筋撞着了。    真是父子连心。    大马待缓过来,心想,这道菜自然是还不够的。    “服务员,再来一盘。”    方沂又夹了一筷子。    ————————    当即定下意向。    录音的时间初定三次,一次是录个人的,另两次随机,要等其他配音演员来安排。    方沂接到的角色,毕竟不是主角,《三国演义》原著中,蜀国末期剧情不多,这部动画片里,更做了删减。马家父子也正因为此,在这等角色上稍微有一些话语权,可以对片方推荐,片方为了省事,一般也不会驳回。    配音这件事情,虽然每每提起来响亮,实际却不太重视。    ——“好的,今天课就上到这里……方沂同学,我路过门卫室的时候,有你一件邮政快递等签收。”    周四,“可欺之以方”的公共课老师如是说。    09年,快递还不是主流,派送也久,为了怕学生耽误事情,有时老师或辅导员会提醒。    教室安静起来。    戏剧学院的这帮人,到这时候,能力突出的,已经开始接商演单子,或者更正规些的,某些小剧组的邀请,因为制作方分布天南海北,确认合作关系的时候,往往是寄送合同。    用什么方式呢。    邮政。    “快递”这样的东西,倘若是别人来拿,也无需关注,也许是家乡的土特产,倘若是他,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待顺着目光看去,在这样一个性质的学院,看到这样的脸,大家却总觉得:    啊,是这样吧,肯定是那件东西吧。    我为什么还没接到单子呢?可恶啊!    会不会形成新的逃课潮呢。    望着已经更加稀稀拉拉的人群,在得到方沂熟悉的点头确认后,这位老师也神色复杂的宣布。    “下课。”    方沂盖好《许三观卖血记》,书还没有看完,这些天晚上和课堂断断续续的看,然而还书的时候已经到了。央戏的图书馆规定,借书的日子最多只能有七天。    书签是上次碰巧掉落的他的素描头像,到今天,仍然不知道谁所作。倘若还回去了,作者有心的话,会收回去。    他想着,又拿出来看。    画的真的很像啊。    虽然是别人的作品,但应该取得一部分的肖像权吧,毕竟本尊在这里。    他拿出铅笔,这次并没有往手心,而是在肖像的背面轻轻画上一横。    此日教训增一。    还书的路上,再次经过图书馆前的松柏,虽然深秋了,空气越加寒冷,叶子仍然坚强的挂着,不肯落地,他在这地方驻足一小会儿,才进到馆内。    书要放到还书车上,今天的柜台边,很少见的有人在看管。    “同学,书放到这里。”    “好的。”    回答他的是一丸子头的女生,跟她相背的,还有另一个长头发的,穿着略发白的牛仔外套,正不断的将一本本书按照机器编号分区。    很热情啊。    这些看管的,大部分是兼职的同学,且新生居多,因为这样的工作薪酬不高,又浪费本可以用来拍戏,实践,或者小憩的时间。    这是一份性价比并不高的工作。    方沂进入到推理者的角色中。    ——审核的同学,应该是拿来书随意一翻,检查损坏与否,惊讶道,“你这本书,还剩了东西的。”她顺道把书签拿来一看,语无伦次起来,“这个……这个……”    方沂摇头,“不是我的。”    但这位同学真的就信了。她问背后的长发女生,“学姐,书多了一张书签,不是还书这位同学的,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