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校夜诡谈[无限流]在线阅读 - 第107章

第107章

这次,留在其他三间教室里的三人纷纷摇头说没听见声音。    那下方这个通道,连接的很可能就是此刻无人的202教室了。    线索充实了许多,木雨和陆重年把八份校报重新摊开在走廊上。    这个时候,叶随他们教室天花板上的那扇小门忽然化作虚影,穿透那层胶带,一眨眼就闭合了通道,“啪”的一声。    木雨看了一眼,道:“看来人为干预也不行,时间到点,这些小门就必须关上。”    要是玩家一直留在通道里头,那就直接被关在里面了,除非通道另一端的门还能被打开。    不过没关系,这件事情现在可以先不去管它。    他在一张白纸上把目前可以确定的几间教室的空间关系图画了下来。    首先依旧是201——204——202,这三间教室呈现为一条垂直直线。    然后是在这条垂直直线的右方空白处,他先写下205,往下再画出一条垂直直线,直线的另一端为203。    最后,他将203与202连上线。    因为203教室高,202教室低,所以这条线就成为了一条斜线。    ——一条从203往左下方倾斜到202的斜线。    整幅图出来,所有人再对比那八份校报,顿时都发现了——    这分明是校报上五则社团活动新闻的排版分布图!    第42章 社团招新啦(十九)    真相竟然是如此!    陆重年将八份校报简单分了一下类,按照排版方式的不同,总共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中心环绕式”排版,也就是四则新闻分别分布在报纸页面的四个角落,中间安放第五则新闻。    一种是“直角梯形式”排版,左排下来三则新闻,右排下来两则新闻,但因为左右排第一则新闻与第二则新闻都水平对齐,只有左排第三则新闻落在最下面,于是这五则新闻连线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直角梯形。    另一种是“等腰梯形式”,这种排版依旧是左排下来三则新闻,右排下来两则新闻。    与“直角梯形式”不同的是,这种版面的右边两则新闻位置刚好与左边三则的新闻相错开,于是连线起来,就成为了一个等腰梯形。    八期校报里,有三期校报是“中心环绕式”排版,三期校报是“等腰梯形式”排版,两期校报是“直角梯形式”排版。    蒋书阅对比木雨画的五间教室的空间分布图,手指点在了“中心环绕式”排版的三期新闻上面,道:    “我们可以先把这三期校报排除了,这种排版方式和我们的教室空间位置完全对不上,剩下的就得看203教室到202教室的那条斜坡大概有多少坡度了!”    他们五间教室的空间连线图肯定是一个梯形。    但他们没法判断201教室与205教室、204教室与203教室是否在空间上水平对齐,所以唯一能够用来辨别五间教室到底是“直角梯形式”还是“等腰梯形式”的,只有那条斜坡构成的角了!    幸运的是,叶随刚才在下那条斜坡的时候就特意注意了这一点。    此刻,他说道:“那条坡道的底角大概呈45度,所以应该是‘等腰梯形’的排版方式。”    这样就能缩小范围了!    木雨将其他五期校报推开,将剩下属于“等腰梯形式”的那三期校报平铺开。    这三期校报分别是2月、4月、7月。    他又指出:“2月这期也可以直接排除了,它上面左边下来的三则新闻对应的社团种类分别是专业学习类、文娱体育类和社会实践类的,跟我们的教室空间位置没对上。”    他将这期校报丢开,范围再一次缩小。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就只剩下了4月校报和7月校报。    胜利似乎已经近在眼前,大家的心跳都有点快,可眼前这两期校报却让人感到迷惑。    它们报道的社团不一,但是排版下来的社团种类却是一致的。    左排下来都是生活志趣类、科学创新类、文娱体育类。    右排下来是专业学习类,社会实践类。    这就能跟他们的教室对上。    从空间上来说,他们的教室位于左排垂直线上的,分别是201(cosplay社,生活志趣类)、204(手工社,科学创新类)、202(篮球社,文娱体育类)。    位于右排的两间教室分别是205(文学社,专业学习类)、203(小动物保护社团,社会实践类)。    所以,既然都能对上,那这两期校报中,到底哪一份才是正确的?    哪一份报纸对应的社团联办公室抽屉里,才有可能会存在怪物发生器?    他们是不是还缺少了一条关键的可以用来区分这两份报纸的线索?    “时间差。”木雨吐出这三个字,陷入沉思。    问题肯定出在那时间位移和时间差上面。    这二者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发挥了什么作用?    就像是有一道大题摆在了你的面前,它把题干、条件都给你了,你要做的就是解开这个问题,可往往就是“解开问题”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    一时之间,大家都在疯狂转动大脑。    所有人都有点心急火燎的,恨不得立即解开谜题,离开这危险的副本。    木雨也难得有点心急起来,两三秒后,他长吐出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一下,道:“我们来理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