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在线阅读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276节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276节

即便是蜀中兵力集结之时,也从不敢小觑这一股势力,更别说现在的蜀中…就是一座座空城。    在李恢的一番禀报过后。    诸葛亮不由得深重的凝起了眉,“你的意思是,蛮王召见了那魏使程昱,整个云南也在蛮王孟获的号召下,各洞洞主已经开始点兵,就连乌戈国国王兀突骨也纷纷响应,带藤甲兵赶往云南了么?”    南蛮入侵,诸葛亮此前已经得到过风声,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各洞洞主…甚至就连乌戈国都参战了,无疑…这是诸葛亮没有想到的。    “局势或许比臣打探到的还要严畯…”李恢神色凝重,“若是五溪蛮王沙摩柯也参战,那威胁到的就不止是南蛮,怕是就连夷陵那边,也将遭受到蛮人的进击…”    李恢言简意赅。    倒是字越少,事儿越大。    “什么?”    诸葛亮大吃一惊,眼眸中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    “臣的老家便是在那建宁郡,臣的家族虽不至于是当地的顶级豪门,但百年传承,关系蟠根错节,这些情报还是能够保证准确无误的,不过…”    说到这儿,李恢顿了一下,“不过,至少…现在收到的可靠情报中,并没有表明蛮人已经向我们宣战,已经朝成都进犯…”    “他们是在等…”诸葛亮不由得眼眸凝起,手下意识的拍在了桌案上。“一者,他们是要等汉中一战的情报,二者…怕是他们已经暗中派人来蜀中打探了,是要探明这成都的虚实啊!”    “那有没有办法瞒天过海?”李恢连忙问。    诸葛亮摇头,“我多么希望我有那撒豆成兵的本领,可现在…成都所有布防的兵马合起来也凑不出一千人来,即便是唬骗,我都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那么…”莫名沉重的气氛猛地压了下来,李恢欲言又止。    诸葛亮却仿佛从眼神中看穿了他要说的话。    “呼”…在一声长长的呼气中,诸葛亮深重的沉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真等到南蛮入侵之时,纵只有千余兵马,我也当竭力阻敌!”    说到这儿,诸葛亮像是又想到了汉中的战况,那边的局势也同样不容乐观。    他的眉头凝的更深重了,他不由得长叹。    “这种时候,不能给主公,不能给孝直增添压力了…”    嘴上这么说,可内心中,诸葛亮叹息的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多事之秋!』    就在诸葛亮与李恢议论之际…    “军师…”    方才走出房间的杨仪又急匆匆的赶来,这次,他的手中多出了一个竹筒,看装束…是从荆州而来。    “诸葛军师,荆州传来信笺,是关四公子七百里加急发来的…”    杨仪的话音刚刚落下,诸葛亮连忙说道。    “快呈给我——”    他迫不及待的接过这竹筒,迫不及待的展开里面的信笺,那熟悉的字眼映入眼前,倒是其中的内容,让他不由得深思。    “诸葛军师…可是云旗公子那边又提出了什么锦囊妙计?”    杨仪迫不及待的问。    诸葛亮却像是还在沉吟,沉吟了许久,他依旧带着几分疑惑的口吻言道:“云旗送来的不是锦囊妙计…”    杨仪连忙又问:“那是什么?”    诸葛亮将信笺交给杨仪,嘴上却说,“云旗只说了一条,派他的五弟关索来成都…”    啊…    当诸葛亮的话吟出,杨仪露出了不可思议的惊愕状。    这都啥时候的天了?    汉中前门虎未平,云南后门狼又进…    这种间不容发的关头,怎么…怎么就派一个关索前来。    话说回来,这关索似乎在此前的军功中并无太多建树啊!    似乎,他的风评…也不怎么样!    这…这…    杨仪还在疑惑,诸葛亮已是感慨道:“云旗,他决计不会无的放矢,此举必有安排!”    杨仪立刻反驳道:“诸葛军师也切莫神话于他,若他什么都有安排,那也不会仅仅只派阿斗与诸葛恪带着寥寥三千人去救援定军山…或许这一次…”    说到这儿,杨仪顿了一下,继而咬住牙,还是将那在心头盘桓的话悉数道出:“诸葛军师,或许我们这一次该意识到,无论是《云别传》还是云旗公子…他…不是神仙,他也不能够每一次都未卜先知,他…他也会犯错!也会算错啊!”    “犯错嘛?算错么?”诸葛亮轻声重复着这六个字。    可是,打从心底里,打从此前一次次的谋算中,打从那一个个精妙的、绝境逢生的行动处,他…他诸葛亮还是不愿意相信关麟会犯错,会算错!    那份洞悉力与谋略能力,诸葛亮是笃信的。    至少,现在的局面,魏军没赢,蜀军也还没输!    南蛮之乱也还没有到最致命的时候。    一切,都还悬而未决!    且——拭目以待吧!拭目以待吧!    …    …    定军山入口处两侧的山峦。    因为石头的特殊构造,也因为此间石壁的坚固,即便是和平时期需要石料,也鲜有从这里开凿的。    也正因为如此,不会有人会考虑到此间的埋伏。    丑时二刻…    诸葛恪已经带着手下賨人爬到了两侧山峦之上,一个个沉甸甸的长方体布包被安放在石壁的底部,每一个布包上那极其醒目的“炸”字格外的明显。    “这就是元逊口中的炸包么?”    张苞看着那一个个以灰、绿颜色为主的布包小心翼翼的摆放,布置引线,不由得问道。    事实上,他对这所谓的“炸包”完全没有概念。倒是张星彩,她了解一些,于是向兄长张苞解释道:“此前在荆州时期,云旗就绘制过名唤‘火药提炼’的图纸,当然,这些…所谓的火药与那江夏安陆城外四方山中采集的白磷截然不同,白磷只是冒出冲天的大火将敌人焚毁,而这火药则是有着可怕的杀伤力与震慑力。”    说到这儿,张星彩顿了一下,她仔细的回忆起关麟向她提及过的有关这“火药”的话语。    “云旗说,春秋时期越国的谋士范蠡在他所铸的一本名唤《范子计然》中就记载过,‘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的现象,也所谓‘硝石出陇道’,而云旗绘制的图本远比《范子计然》中更猛烈…甚至之前他曾提议制成火药鞭箭,说是…能够在箭矢射入敌阵之际在箭头处发生爆炸,哪怕是最坚固的盾阵,也会旦夕间瓦解破碎!如果…”    张星彩的目光直视向那些“炸包”,她深深的沉吟了一下,方才接着说,“如果…如果云旗当初的构想,他的图纸最终被黄夫人发明了出来,那火药真正的作用于战场,那方才元逊提到的…利用这些炸包爆炸,引起整个山石的崩塌,继而…将狭窄山道间的整个魏军葬送在这里!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听着张星彩的话…张苞不由得双瞳瞪大,乃至于倒吸一口凉气。    炸包爆炸,山石崩塌…    这…这得需要怎样的破坏力啊?    乃至于到后来,张苞的声音都有些磕绊,“真?真能如此…真能炸开这山石!”    张星彩咬住唇,“拭目以待吧…”    坦白的说,她对关麟永远是有信心的,可即便如此,她的心情却也一直“砰、砰、砰”跳个不停,就好像本能的在心中喃喃,呼喊。    ——『这炸包,到底行不行啊?』    …    …    阳平关通往定军山南山口的山道上,六万魏军正在急行。    郭淮坐镇中军,敏锐的观察着四周。    有向导向他提醒道:“这山道…别看是两面环山,容易设伏,但事实上,因为风向与坚硬的石壁,无论是石块儿的开凿,还是弩箭的射击都不可能!这也是为何,蜀军如此这般轻而易举的进抵山上的,全然不担心魏军设伏一般!”    听着向导的话,郭淮颔首点头,“这边的地形我也听到过…有山民传言说,这里风大…容易挂倒的石块早就吹到这山道中了,留在山上石壁处的一个个坚硬异常!设伏自是不可能设伏,但我军行军的速度还是要放快!”    张既与郭淮一道来此,他也环望此间山峦,感慨道:“两侧山脊…真是鬼斧神工啊!倒是郭将军说的不错,需得尽快截断那蜀军的退路与粮道,再后面…只需要扼断水流,那大耳贼怕就是要效仿他那义子刘封,率领这十余万蜀军活活困死在山峦上!”    郭淮深重的点头,很显然,对张既的话深以为然。    就在这时…    “报…”一名斥候匆匆跑来禀报,“将军,有一支千人的蜀军队伍不知道从哪杀出,他们手中的兵器削铁如泥,他们身上没有穿着重甲,却是刀枪不入…已经…已经有几支魏军的军团被他们击溃…就连…就连孙礼将军也…也被俘虏!”    这人也是刚刚听到情报,就第一时间来向郭淮禀报。    “蜀军?千人?削铁如泥?刀枪不入?”    郭淮用一种满是质疑的表情望向这斥候,他感觉…这是他听到的最可笑的话。    是啊…    你说兵器削铁如泥也就罢了,毕竟…魏王的倚天剑、青釭剑,也因为特殊材质铸造的缘故,可以做到如此锋利的程度,但…身上没有穿着重甲,刀枪不入?    怎么?蜀军的人皮是用铁铸的?    呵呵…郭淮觉得眼前这斥候是在搞笑。    “来人,拿下…”    “…将军!”    “没听懂我的话么?拿下——”    “喏…”    听得郭淮有些生气,当即,左右亲卫就拿下了这斥候。    “将军,我无罪啊…”    这斥候方才发出一言。    却见得郭淮“嗖”的一声拔出将军剑,长剑在空中划过一道绚烂的弧线,一剑挥下,直接了当的取了这斥候的首级。    伴随着“咚”、“咚”人头落地的声音,郭淮大声嘶吼,“此人必定是蜀中细作,谎言骗本将军,扰乱军心,阻我行军,被本将军识破,今斩下其首级,以儆效尤,若再有人胆敢扰乱军心,这便是下场!”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