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61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答案是肯定的,在资本家的眼里,只要三倍的利润就已经足够让人践踏律法、不惜冒着绞刑的风险,更谬论这二十倍、三十倍的利润了。 谁会跟钱做对呢? “这个提议好啊,这一单我加入!我那里本就屯有大量的干货,粮食的筹集无需格外的时间!” 一个商贾的开口顿时引起了连锁反应。 “也算我一个,我在关中那边有些关系,只要打点到位……运送过去一批货物,并不会太难!” “我在上庸屯有不少粮食,那里就近更容易运送过去……只要过得盘查,二十日就能送到刘皇叔的手中!” “必须得算上我,我来做特定的马车,保证可以将粮食藏于其中,让沿途盘查的兵士都以为是普通的手工品,无伤大雅……” 就这样,这些黑市商贾已经开始分工与合作了。 他们都是这个世道里的人精,关系、路线、方法……应有尽有,只要利润够大,足可以让他们冒任何险! 反观另一边……傅士仁与这些商贾的交谈还是传到了关羽、徐庶的耳中。 两人站在城头,谈论的话题自然也绕不开这一条。 此时,关羽一捋长髯,淡淡的说:“用中原的粮解决我大哥粮食的补给问题……我也不知道云旗与士仁这是太过想当然?还是别出心裁,但无疑……这是一步险棋!并不容易成功啊!” 徐庶轻声的问:“怎么讲?” 关羽捋须的力度加重,继而淡淡的说,“这么多商贾,调度这么多数量的粮食,中原与北境岂会毫无察觉,万一被发现,那自是逃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若说这方法不行,也不尽然……若是换做我,本就没有什么损失,只要有一成的胜算,我也会这样做……如云旗、士仁这样做!” 听得关羽这么说。 “哈哈……”徐庶突然笑了,笑的很是轻松。 这一笑却是把关羽给笑懵了,他连忙问:“元直?何如发笑?” “云长看看这个吧……”徐庶将一封书信递了过来。 关羽接过一看书信上的落款,惊呼一声,“云旗的信?” “刚刚收到,我便来寻云长,正直云长在此多愁善感……” 随着徐庶的话,关羽迅速的把书信展开。 这不展开不要紧,一展开之下,关羽扫过之余,当即吓了一跳…… 他变得有些惊讶,不……是罕见的,他那红枣般的面色里露出了极大的惊诧之色。 “元直……云旗的意思是……” 不等关羽讲完,徐庶抢先道:“云旗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两日后便是正旦日,到时候……洛阳的时局将变,曹操自顾尤是不暇,更莫说是顾及中原的这些商贾的动作,还有就是……” 说到这儿,徐庶的眼芒从和缓变得严肃,变得凌厉,变得锋芒毕露。 “云长,两日后你也当做足准备,洛阳一变……极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战机,云旗有言如此,云长你千万要把握住这份战机啊!” 呼…… 随着徐庶的话,关羽长长的吁出口气…… 也就是这一口气过后,他顿时感觉那久违的热血突然激荡,他的心头与“冷艳锯”的共鸣声更是不断的碰撞。 仿佛……那万军取首的时光又要再度重塑于眼前,重塑于此刻! 那是属于他关羽的荣光; 那是属于关家军的荣光啊! …… …… 夜色朦胧,月光洒在凄凉的阳平关上,映照出夏侯渊落寞的身影。 终于,他率领着残兵败将,步履沉重地返回这里。 昔日那支威风凛凛、八千之众的神速营,如今却只剩下不足五百人,且个个衣衫褴褛,面露疲惫。 败了,惨败,溃败。 这是几年来夏侯渊罕见遭遇到的败绩,他的心情也沉重到了极点,他的眼中闪烁着愤怒与不甘,一路骑在马上,几乎始终在长吁短叹。 就在这时……“嘎吱”一声,阳平关的大门如同蛰伏的巨兽,缓缓的张开。 贾诩与张既、张郃、曹休迅速的出关去迎夏侯渊。 “爹……”身上尤是带着箭伤的夏侯衡指着那洞开的关门,大声道:“贾先生与诸将士来迎爹了……” 夏侯渊远远看到城楼下贾诩那沉静的身影时,他终于忍不住长叹一声,翻身下马,然后颓然坐倒在地。 “嘀嗒……嘀嗒……” 他的情绪再也遏制不住,一滴滴眼泪夺眶般的涌出,染湿了那阳平关前的一方土地,却很快被夜风给吹干。 “咚”的一声,夏侯渊狠狠的一拳砸在地面上。 与此同时,“唉!唉……”的叹息声从他那低垂的头颅处轻吟而出…… 苦涩、无奈、彷徨、无措…… 夏侯渊狠狠的用拳头捶向自己的胸脯,“我愧对主公的信任,愧对神速营的兄弟们啊!” 贾诩闻言,眉头微皱,他深知夏侯渊的骄傲和自负,此刻能看到他如此失态,可见战况之惨烈。 他走上前去,扶起夏侯渊,轻声劝道:“将军,胜负乃兵家常事,这一阵输了,下一阵打回来就是,之前与那刘封对垒不也是先败后胜么?只是,我有些好奇,究竟发生了何事?怎会让将军败得如此惨重?” 贾诩也不解了…… 照理说,夏侯渊虽有些轻敌之嫌,但行军速度在曹魏是有名的,断然不该在与黄忠争夺米仓山的速度中落入下风。 但……无论是此前的急报,还是眼前夏侯渊惨败的模样都应证了一个事实……这一仗是惨败,是完全没有任何胜算,乃至于这神速营打崩了,打服了的惨败! “哼……” 反观夏侯渊,他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咬牙切齿地说道:“是黄忠!那老贼狡猾至极,以八百兵力抢先翻越米仓山,竟在沔水处设伏,我军猝不及防,被半渡而击,故而损失惨重……就连……就连我那霸儿也落入敌手。” 夏侯渊一句话咬牙切齿一般。 贾诩听后,心中一震。 他虽知黄忠勇猛善战,也想象过……或许在米仓山头决战,夏侯渊不是黄忠的对手。 但……以这样神速的方式击败八千神速营……这就有点儿! 也怪不得,这些回来的兵士一个个无比沮丧。 这样的仗打的不仅输了战役,更是输了士气,输了信心…… 听着夏侯渊的话,贾诩沉默了片刻,然后一边搀扶起夏侯渊,一边安慰道:“当务之急是要尽快重整旗鼓,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好准备。” 夏侯渊重重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贾诩说的是对的。 且他也知道……如今的局势下,能够替他在汉中战场力挽狂澜的人也唯独这位大魏的毒士——贾诩贾文和! “贾先生……”夏侯渊起身后朝贾诩庄重的拱手,“从即刻起,渊定会依着先生之计而行,绝不会再度有丝毫的轻敌与擅作主张!” 这…… 要知道,夏侯渊这番话原本没什么,但以他的身份说出来,那就意味深长了……言外之意,他是要把这汉中一战完全寄希望于贾诩贾文和的身上。 听得夏侯渊这一番话语,贾诩略微沉吟,其实这本就是他的意料之中。 赢了,固然对局势有利; 这首战输了,也未尝是一件坏事儿,至少……能让夏侯渊不再大意轻敌,也能让他贾诩的话语权变得更重。 老毒物——阴着呢! 心念于此,贾诩连忙扶起拱手的夏侯渊,“将军言过了,老夫既到此,又岂敢不效全力呢?” “那贾先生……”夏侯渊迫不及待接着问。“现在,我军当如何?是守定军山?还是……主动出击?” “米仓道已失,刘备大军抵进,定军山太大了,以我军现有的兵力除了定军山外,还需一分为三,金牛道、陈昌道都需要派兵驻守……故而守定军山不如学此前对付刘封那般,只守下山口,在那里与修建防护,与敌军相持!” 啊…… 听着贾诩的提议,夏侯渊的表情有些复杂,不知道该是惊讶还是失望的情绪…… 又或者说,夏侯渊的表情仿佛在反问:『就这?』 俨然,在他看来,贾诩这条坚守的策略是有失水准的,比之此前围杀刘封、马谡的计划要……有失水准很多! 哪曾想,贾诩一眼就看出了夏侯渊心中所想,他一边缓缓的捋须,一边淡淡的说,“夏侯将军知道蜀中的人口有多少么?” 这…… 夏侯渊摇头。 贾诩接着问,“那夏侯将军可知道从成都送往定军山粮食,期间有多少里?又有多少里是山道?” 这个…… 夏侯渊挠挠头,还是摇头。 贾诩笑了,他笑着解释道:“蜀中在籍户口一共是二十万口,九十万人,这等数量的人口比之中原,相差太远了,刘备与诸葛亮又推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那么?他们府库中的粮食从何而来?又能有多少?” 嘶…… 夏侯渊仿似一下子就听懂了,贾诩的意思是……蜀中的粮草储备根本就无法供应这支二十万大军的北伐! 贾诩的话还在继续,“而从成都到定军山,此间一千五百多里,山道就有三百多里,蜀中粮食本就有限,再运输而来?抛去沿途的损耗,所剩还能有多少?呵呵……呵呵呵……” 说到最后,贾诩浅浅的笑了起来,这一抹皮笑肉不笑的笑容让人看起来满瘆人的。 反观夏侯渊,他恍然大悟:“依着贾先生如此讲述,这大耳贼的粮食根本支撑不起这么一场大战!至多三个月,只需我坚壁清野,据险而守,他们必灰溜溜的离去,到时候局势就变了,他们粮尽援绝,正是我军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啊!” 因为贾诩的话,方才还神色黯默的夏侯渊,像是一下子表情完全拔云见日,“哈哈哈哈……”他爽然大笑了起来,“妙计,贾先生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妙计也……” “呵呵……”听着夏侯渊的赞誉,贾诩也浅浅的笑出声来,他淡淡的说,“打仗嘛,从来就不是比谁赢得多,而是比谁活的长!这长……是蜀军战线拉长的‘长’,是蜀军长途跋涉的‘长’,呵呵……有些时候,咱们什么都不做,更容易活的长!” …… …… 第607章 接下来,孤要诛他大耳贼的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