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在线阅读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92节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92节

后面的笑则是嘲笑他自己。    他曾经怎么就能说出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呢?    这话本身就是个玩笑——    ……    ……    吕蒙与周循查出的罪证,已经快马呈于孙权的眼前。    是吕蒙亲自驾马,水陆七百里加急送过去的,如今单膝跪在孙权的面前,尤有些疲倦。“末将在凌统将军的府邸,搜查到了这雕版,原本配合那缴获的信笺,并不成句,可若将那信笺倒过来,句子就出来了,请主公过目。”    吕蒙将雕版与信笺摆好呈于孙权的眼前。    孙权拿起这信笺与雕版,透过那小孔,念出了对应的字眼:“情况有变,收揽山中之人,吴郡反叛,釜底抽薪——”    念到这儿,孙权的表情变得阴郁至及。    伴随着“砰”的一声,孙权一拳将这信笺与雕版拍在桌案上,整个桌案上的笔墨飞溅。    孙权的身前,还站着甘宁、朱治、朱然、蒋钦、周泰、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贺齐等将军……    听到孙权念出的字眼,众将士均不可思议,齐齐跪倒:    “主公,或许是误会……”    “是啊,主公,或许是有人离间!”    “凌统是凌操之子,国士之风,父子一门忠烈……”    吕蒙侃侃道:“那信笺是截获的,那雕版是从凌府中取出的,根据探查,在发现这雕版的前一日,凌统曾派人去招抚山中之人,如此算来,吴郡反叛,釜底抽薪并非是空穴来风!”    随着吕蒙的话,一干武将再想为凌统解释,可发现……事实摆在眼前,无从辩驳。    再加上,还有招抚那山中之人,这就与信笺上的内容对上了。    这么巧的事儿……都是偶然么?都是误会么?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孙权张口道:“误会?若是误会,这凌统会四次请缨北伐寿春?若是误会他会与孤公然针锋相对?若是误会,他会自己去征募那山中之人?哼……”    一声冷哼,孙权的声调愈发的冷冽。    “孤才不相信什么误会,凌统他投魏了,他本就是要接机伐魏带着他与族人投奔那寿春城!如今情况有变,新的指令来了……要釜底抽薪?好一个釜底抽薪,好一个朝秦暮楚的小人!”    说到最后,孙权的语气已经咬牙切齿,目眦欲裂!    ……    ……    第381章 谁为棋子?谁又为执棋者?    本来,只是一个女医生救了两个不该救的病患,从而引发出一女两男的三角恋故事。    但在总总推波助澜下,在孙权的猜忌中,已经完全延伸为全新的故事,延伸为一个巨大的阴谋。    在孙权的经验世界里,素来信奉的是非黑即白。    在他看来,在八公山上凌统就已经被策反了。    具体因为什么被策反的,孙权不知道。    但,无疑……他四次提议北伐寿春,那就是为了借机带着族人逃离东吴。    ——好一番算计啊!    孙权越想越是愤怒……    他的表情也越是阴冷,越是狠辣。    他的这副表情也让在场诸将都不敢言语,更不敢为凌统,这个东吴年轻一辈中最卓绝的将军说话。    就在这冷然的气氛中,还是甘宁第一个站了出来,他大声扬言:“这不对啊!若凌统真的与那曹操勾结?那曹操何故会关押那女医者?又何故会对张辽避而不见?这完全不能解释啊!”    甘宁一说话,众人吧唧着嘴巴,均觉得有理。    是啊,女医者、张辽、凌统若是一丘之貉,曹操怎么会是那种态度?张辽几次求曹操放过女医者,曹操又怎么会避而不见,还大加责罚?    当即,众人也想为凌统发声。    只是,当扫过孙权那张阴郁的脸,众将士到嘴边的话又悉数都咽了回去。    “哼……”    只听得孙权一声冷哼,“曹操素来奸诈,他这辈子施展的诡计还少么?他故意将那女医者关押,疏远张文远,这不正是做给孤看的,让孤放松对凌统的防备,然后让凌统带着他的族落逃到寿春去!好一盘大棋啊!”    说到这儿,孙权语气更加凌厉:“他曹操如此看遍我孙权!他以为这是赤壁之战时,他曹操中的那苦肉计、连环计么?他曹操会中计?我孙权岂也会中此计?如此拙劣的计谋,可笑,可笑!”    吕蒙附和着孙权的话,“主公所言极是,依着曹操那谨慎多疑的性子,擒获这女医者,将其押入大牢足足一月,却并未行刑,也并未杀害,这本就反常至极!”    顾雍也补上一句,“或许曹操的目的不止是让凌统带走族人,更让他带走那山中之人……如此,众目睽睽之下逃离江东!不论如何,凌统如此做,都无异于叛国之罪!”    在“事实”面前;    在吕蒙的话、顾雍的话的面前;    在孙权独特的成长经历,以及自我的想法面前,整个事件的因果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    ——真相大白!    ——且不容质疑。    甘宁不管那些,他一甩手,“你们说什么便是什么?反正我甘宁是不信,凌统凌公绩怎可能会叛国?就是全天下的人背叛了东吴,他也不会,他不会!”    甘宁表现出了对凌统异乎寻常的支持。    尽管他与凌统有杀父之仇,可甘宁绝不会因私非公,他相信凌统的人品,相信那个劫曹营时,唯一又是出兵,又是出力去支持他的将军,他也笃定一个大义当先的“国士”,怎么可能会行叛国之举?    当即,甘宁拱手:“此事因末将劫曹营而起,不能只听这一面之词,甘宁请命也去调查此事,还凌公绩一个公道!”    这……    甘宁的话竟是说的孙权面红耳赤。    隐隐,这一刻,他心头除了对凌统的怒火外,又添得了许多对甘宁的火气,正要发作……    “报——”    一名侍卫匆匆闯入,他当先拱手朝向孙权,然后又拱手朝向吕蒙:“禀报主公、吕将军,此为骑都尉周循与山中之人接洽,得其供词,骑都尉让小的飞马报送于吕将军,禀于吴侯!”    说着话,这侍卫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封竹简递给了吕蒙。    吕蒙连忙转递给孙权。    孙权还在气头上,“这案子孤已经交给你,你自己看着办!”    吕蒙吓得诚惶诚恐,连忙展开了竹简,他粗略的扫了一遍,然后单膝跪地,禀报道:“此为那雕版、密信之外新的供词……山中之人招认,凌统的确招募过他们,更是许以重利,要带他们投归曹魏!只不过礼箱悉数被山中之人退回。”    此言一出,甘宁的一双眼睛瞪得浑圆硕大,哪怕是现在,他尤不相信这是真的!    “好一个凌统!”孙权怒斥:“人证、物证俱在,凌统叛国已然属实,孤命吕将军你即刻返归吴郡,将这凌统及其族人悉数抓捕,严刑拷打,孤要你问清楚,他与曹操何时开始勾结?”    “诺……”吕蒙连忙答应一声。    甘宁还想再开口。    孙权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接着说:“吕将军也务必审出来,这凌统的同党还有谁?”    同党……还有谁?    随着这冰冷的辞藻,甘宁沉默了,他本想请命……他想去查。    可现在……    很明显因为方才他的话惹恼了这位吴侯,甘宁是想参与也参与不了。    孙权的声音还在继续:    “此事就此决定,谁再为凌统求情,与其同罪——”    “吕将军,此案杀伐决断,悉数由你——”    ……    ……    吴郡,余杭的县衙上十分空旷,除了寥寥几名衙役之外,只站着凌统、周循、吕蒙三人。    吕蒙坐在主位上,显得威严又森冷。    凌统刚走近,吕蒙“哗啦”一声将惊堂木猛地砸向案牍,“逆贼,凌统!”    凌统骇然无畏,直视向吕蒙的目光,丝毫没有因为他的震怒而胆怯分毫,我尤自据理力争,“我说过无数次了,我不知道什么密信,也从未有过什么雕版!至于这雕版为何在我府中,我一概不知!”    “凌将军不再想想了么?”周循笑吟吟的望着凌统。    凌统略作沉吟,“那雕版出现在礼箱中,或许,或许那雕版与山中之人有关,我曾派人将此礼箱送到山上。”    “哈哈哈哈……”凌统的话方才脱口,吕蒙大笑了起来,待得笑声落下,他缓缓走到凌统的身前,“你自然会如此说,因为……”    “砰”的一声,吕蒙将一封新的竹简抛给凌统。    凌统展开一看,这是那山中之人的“供词”,其中详细的阐明,他如何勾结曹操,如何许以重利,甚至如何带着天子的册封诏书去招抚山中之人,目的是让他们离开东吴,归降曹操!    哪怕是退而求其次,藏身吴郡境内以为内应。    只是……    这信笺中,那看似“言之凿凿”的句子在凌统看来简直是一派胡言。    明明……    明明他……    “我招募山中之人是为了北击曹操,攻下寿春,我何曾说过要带他们归降曹操?我又何曾有过天子的册封诏书?这供词简直……简直是一派胡言!”    凌统说着话就想把这供词给砸向地面,然后重重的踩踏……    这里面的字眼,每一个字都透着“冤枉”的符号,让他触目惊心,也让他扼腕痛惜。    “凌将军慎行——”吕蒙提醒道:“这供词吕某看到了,周骑都尉看到了,吴侯也看到了,你就是销毁?又能销毁到何处?难不成,还能灭口那山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