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77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刘禅连忙颔首,“是,是隆准而龙颜……美……美……” 可下一句,刘禅又犯难了,这让同样待在这个房间中的马谡摇了摇头。 暗道:『主公这是生了个什么神仙儿子啊……这么简单的一篇,竟背成这副模样……』 一旁的孙乾忍不住去小声提醒,“美须髯……” 刘禅这才把话连起来,“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仁而爱人,不对……错了……错了……” 刘禅又开始挠头,抓耳挠腮……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诸葛亮无奈的淡淡道:“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对对对。”刘禅连忙道,于是又把整篇连起来,“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喜……喜……” 便是方才刚刚提醒过的,刘禅又忘了,他急的直跺脚。 这次,诸葛亮没有再提醒了,他重重的将手中的竹简放下,叹气道:“阿斗啊,这篇《高祖本纪》你已经背了十多天了,从主公出征那天起你便开始背,可现在……依旧只记得这几句!还有……” 诸葛亮望向桌案上的竹简,心头更添悲怆,“我让你写心得,你写的是什么?这些是心得么?你便从这《高祖本纪》中就悟出这个……” 当即,诸葛亮已经取来木板,这是刘备交代的。 棍棒下出孝子,棍棒下出贤才…… 如果背不出来,不遵师嘱,就棍棒伺候。 诸葛亮“唉”的一声,他望向刘禅,“少主,伸手吧,非吾责罚于汝,实乃主公要吾如此,不敢抗命。” “孩儿实在是太笨了……”刘禅眼泪都快留下来了,“孩儿无论怎么背就是学不会……学不会……” “笨……”诸葛亮再度摇头,他望向马谡,“幼长,你说说,少主笨么?” “不笨!”马谡直言道:“少主在蹴鞠、投壶、百戏上一沾就会,一练就精!聪明的不得了……如何言笨?” 马谡的话……像是杀人诛心,直接让刘禅无言以对,只能期期艾艾的望向诸葛亮。 诸葛亮叹出口气,沉吟道:“伸出手来……亮替主公打你二十!” 刘禅委屈巴巴的伸出手,“请师傅打轻点儿,昨天才刚打过,手还肿着呢……” 啪…… 不等刘禅把话讲完,诸葛亮的一手板已经打下。 “啊……” 刘禅发出一声尖叫。 “啪”又是一手板,诸葛亮终究没忍心继续打下去,他语重心长的劝道:“少主啊,荆州你二伯家的儿子关麟关云旗,也不过才大你三、四岁,可他已经能助你二伯运筹帷幄,北伐建功……可你却连‘四书五经’都不能背下来……你的心不在学业之上,这是为师的过错呀!” 诸葛亮说的痛心疾首,可他又望到刘禅的手掌,红扑扑的…… 的确,昨日的二十木板留下的伤痕还在,肿的很高…… 可偏偏这位少主就是不吃记性! 无论怎么打,也不会用功,这才是诸葛亮最烦恼、最神思的。 说起来,此前诸葛亮无子。 近来才过继兄长之子诸葛恪为子,却至今缘悭一面…… 不夸张的说,如今的诸葛亮依旧将刘禅视为己出,倾注全心全力去培养,可……终究,天不遂人愿…… 诸葛亮不想承认,但刘禅真的有些“朽木不可雕”的味道了。 “也罢,今日的木板暂且记下吧……明日,若背不出来,再一并罚……” “多谢师傅,多谢师傅体恤……”刘禅恭敬的向诸葛亮行礼,然后徐徐退下。 诸葛亮再三凝望了眼那桌案上刘禅写的心得体会的竹简,不由得摇头,一边挥着羽扇让自己冷静一下,一边也徐徐走出了房间。 孙乾似乎有政务禀报,连忙追了出去…… 倒是马谡,他好奇的提起那竹简看了一眼。 可只这么一眼,“噗”的一声,马谡直接笑出声来。 他念道:“好一个‘我观《高祖本纪》,浑身不适,唯想尿尿!’” 甚至刘禅这心得体会写的是尿尿,而非出宫,而非小解……简直俗不可耐! “哈哈……”一阵嘲弄似的笑意过后,马谡摇着头,感慨道:“主公这儿子到底怎么生的?亲生的还不如养的!” 马谡提到的这个养的是指“刘封”,那个长沙郡刘姓人家外甥。 那时刘备投靠刘表,暂居于荆州,膝下无子,就收养了这刘封为养子! 要知道…… 汉代的养子可是与儿子一样,是有继承权的。 当然许多父亲不会让养子继承全部的家业…… 在但从律法上来说,养子与亲生儿子在继承权上地位是相同的。 这也是造成了历史上刘封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边厢,马谡还在感慨。 ——『要不然……算了吧,亲生儿子如此朽木难雕,主公又不小了,干脆主公扶养子刘封上位,也好过将大业所托非人。』 那边厢,刘禅离开了这书房,像是放飞的鹰儿一般,他迅速的跑到自己的院落,看到那只比他大三岁的小宦官黄皓,他直接呼喊:“黄皓……今儿个可找到什么好玩的地方了?” 黄皓笑着说:“整个成都就属李严将军府邸门外的梅花开的最艳了,听说,还有不少美人在那梅花下绘画、在那梅林间起舞,简直美极了……” 刘禅听着两眼放光。“就去那儿……记得带上孙夫人一早送来的酥饼……那个东吴作法的酥饼可好吃极了!” 一边说话,刘禅一边迈出一步。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不对,咱们走后门……莫要让诸葛师傅发现咯,到时候又要罚我了!” 一说到出去玩,刘禅哪里还有半点愚蠢、呆滞的样子…… 整个眼睛里都是光。 虎头虎脑的—— …… …… 第372章 此子的才华,不应该限于荆州! 成都,一处豪奢的府邸,朱门敞开,轮廓富丽堂皇,那门槛高的让人目瞪口呆。 这是蜀国“兴业将军”、江州太守李严的府邸。 作为东州派的第三号人物; 作为与军师将军诸葛亮、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五人一道合作制定《蜀科》,制定出整个巴蜀法律体系的存在。 李严的身份在成都可不算低…… 此时,他的大堂上陈设着许多珍奇的宝物和美食,刘禅在黄皓的领路下,长驱直入,进入府邸中。 他的手虽依旧红肿,可看到美食与宝物,眼睛都直了,整个人兴高采烈,开心地笑着说,“早就听闻李伯伯家啥都有,现在看来,有梅花、有吃的、还有这么多宝贝……” 李严亲自接待刘禅,因为前线战事的大获全胜。 江州以北多出了宕渠、巴东与巴西,李严驻守的江州再不是三巴的屏障,李严的担子也就卸了下来,故而趁机归家,打算向诸葛亮辞去这江州太守之职,到更需要他的地方。 这一年的李严还是一腔热血,还是怀揣着建功立业的决心。 更怀揣着一步、一步向上爬的野心! ……不说在东州派内部,超过“风头正盛”法正的地位,至少也得超过孟达,成为东州派的第二号实权人物。 “禅公子想吃什么尽管吃,这些都是益州特产,宝物则是益州的风土与人情,我也早有意献给左将军,只是我一直在外没有机会……又恐人言可畏,闲言碎语,今日献给禅公子与左将军无异,都一样。” 刘禅将一块儿“雅鱼”塞入口中。 提到吃、玩、宝物……他可自信多了,“人都说,雅安有三雅,雅鱼、雅女、雅雨……想不到,李将军这里也能吃到雅鱼,就是不知道雅女、雅雨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传说中那么让人向往!” 说到这儿,刘禅的神情突然有些落寞,“若不是父亲管得严,诸葛师傅又一直看着,我真想去绵阳盐亭吃那火烧馍,去雅安品这‘三雅’,去汉源县吃坛子肉……还有梓潼涪陵的榨菜与酥饼,想想都要流口水了。” 刘禅一边继续随手抓着吃,一边看着宝物,嘟嘟囔囔的接着说,“果然还是李伯伯是益州人,最懂益州之美了……” 李严笑道:“益州之美,公子尚未完全领略,更是不能仅限于益州……比如,公子只知道那‘雅安’三雅中‘雅女’美轮美奂,只知道李伯伯我这府邸外梅花怒放,却不知道伯伯这府邸中,梅花更盛,其中还藏着一件比‘雅女’还要美的物件!” 这话不等李严说罢,刘禅可好奇极了,“还有什么宝贝?李伯伯就拿出来吧?” 李严神秘地一笑,“此宝,只能公子亲去一看。” 说话间,李严带着刘禅与黄皓进入园林。 满园梅花正盛开,一阵劲风吹过,花枝掩映中,梅花花瓣纷纷飘落,隐隐可见一个少女在梅花花瓣中翩跹起舞。 刘禅看着这少女的舞姿灵动、飘逸、清雅—— 灵动得仿若手持琵琶的飞天; 飘逸得犹如漫天轻盈的雪花; 清雅得就像步步生莲的仙子…… 说起来,刘禅从生下来其,就跟着刘备南冲北闯,长坂坡下七进七出还领先他子龙叔一个身位,到成都后……无数双眼睛盯着,让他背书、读书…… 他哪里体会过这等“美人”舞蹈,跃然眼前,梅花飘散的情景。 看着,看着,一时间不由得痴了…… 李严正想介绍,刘禅连忙比出食指,示意他们禁声。 仿佛是不忍心打扰这美轮美奂的场景与美轮美奂的人儿…… 他折下一枝梅花,蹑着步子上前……就站在少女的面前,待得一曲舞罢,他方才将花枝轻轻的递给这少女…… 这少女一抬头,刘禅笑眯眯地说,“你跳的真好看!哦不……不如你本人好看。” 李严忙道:“静宵,这位是左将军、宜城亭侯的公子,未来的世子殿下……快快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