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69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在提到“一闪即逝的战机”这几个字时,曹操刻意的加重了语气。 而曹植……他仿佛陷入了巨大的震撼之中。 震撼于他永远无法企及的,父亲的谋略与高度。 程昱亦深深的拱手,“丞相擅战,丞相更擅谋!” “不……”曹操直接摆手,笑着感慨道:“你说的是曾经的孤,孤现在老了,不那么擅战,也不那么擅谋,可孤学会了擅败,因为只有在我军的大败中,才是敌人最大意轻敌、最容易暴漏出破绽的时候……” 念及此处。 曹操的眼眸望向窗外,望向那襄樊战场的方向,这一刻他的眸子仿佛穿越了群山大川,仿佛能穿透一切,仿佛正带着锋锐的刀锋与刃片投向那襄樊战场的关云长! ——『这一战,孤只要你关云长!』 …… …… 樊城,这座正浸染在战火与血水中的城池。 在它那风声鹤唳的表象下。 五千名曹军骑士早已整装待发,就藏匿在巷口内。 终于,他们等到了他们的“天人将军”曹仁,终于……他们不再隐忍,不再藏匿,而是纷纷挥舞出了武器。 齐声道:“将军在上,吾等何惜死战?” 曹仁目光如炬的望向他们。 可很快,曹仁勒转战马,大刀指向的是方向正是那间不容发,即将被攻破的樊城城门。 关家军的攻势正汹涌,一浪胜过一浪! 而就在这时,曹仁张口了:“化守为攻,出奇制胜!” “这一战,三路疾袭,儿郎们,随我一道朝那关羽杀过去,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此关云长死活不论——” “杀——” “杀——” “杀——” 爆破般的呐喊声在这街道巷口内响彻而起…… 紧随而至的是“动地而来”的马蹄声,是嘹亮激昂的呐喊声,是五千骑士向死而生的决议! 不过是刹那之间。 风云突变…… 三路兵马,从三个方向,迅速的朝关羽这个“风暴眼”涌去—— …… …… 第313章 三雄战关公,关某在此,尔等受死 就在关兴、关索指挥冲车撞门…… 那硕大的木椽不断的敲击着摇摇欲坠的城门。 “咚……咚……咚——” 伴随着敲击声,木椽与城门碰撞发出撕心裂肺一般的声音。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嗒嗒,嗒嗒”的马蹄声从城门传出。 紧随而至,关兴、关索撞了半天的城门,忽然大开…… 而从其中,数以五千计的骑兵呼啸杀了出来。 这些骑兵,人人都骑着凉州的高头大马,雄壮无比,火光之下,这些骑士身上那暗黑色的盔甲,还有那闪闪发亮的长枪、战戟正泛着阵阵寒芒。 杀过来了! 他们迅捷如电的杀过来了! 高头大马身上挂着的重甲,悬挂着的弩箭上面闪着幽幽的冷光…… 还有盔甲之下雪白色的皮袍,头盔之上硕大的“曹”字,以及……每一名骑士的背后都披着一张血红色的披风。 这种披风的血色并不匀称,但有点儿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些披风原本应该都是白色的,上面的血色多半是战场上厮杀的时候染上的鲜血。 而为首那人的披风最是殷红,可以证明他在战场上杀的人最多! 这是……曹仁与他的五千亲兵。 哪怕曹仁晕厥了这么许久,可这支五千人的亲兵依旧无人可以调动。 这是一支追随着曹仁曾经威震淮泗的骑兵队伍,在投靠曹操之前,已经享誉盛名! 他们素来只接受曹仁一个人的命令…… 就算是曹操的命令,没有曹仁的授意,他们也不会奉行! “嘎吱——” 随着大门的敞开…… “得得得……”的一声战马的嘶鸣,这支骑兵杀了出来……他们肆意的在樊城门前穿插着,撞击着,他们与这支本在攻城的关家军士互相绞杀在一起。 只是,这支骑兵的出现太突然了,速度又太快了…… 根本容不得关兴、关索再去布置起防御阵势。 这支关家军的目的是攻城啊…… 他们从没有想过会面对敌军骑兵的冲锋! 那所谓……骑兵的克星的“偏厢车阵”更是无从谈起! ……刀剑、斧钺在火把的照耀下不断的挥砍着、闪烁着,那一件件漆黑厚重的铠甲上,正投映掠过一丝丝的光影! 终于。 当那披风最是殷红的曹军将军从骑兵方阵中踏马而出时,关兴与关索一时间惊住了。 是…… 竟是曹仁! “他……他不是晕厥了么?不是卧床不醒么?” 关索惊呼一声。 关兴提起青龙刀就朝曹仁劈砍而去,步兵对骑兵,还是这样的战局下,太不利了,关兴能想到的唯独一条,擒贼擒王! “受死……” 伴随着关兴的嘶吼…… 伴随着一声“锵啷啷啷”的响声,曹仁的大刀与关兴的青龙刀交相碰撞在了一起,一团璀璨到极致的火花在天地间绽放。 “你这小辈不是我的对手,你爹呢?” 曹仁一刀逼退了关兴,目光炯炯的望着关兴,他认出了面前的少年是关羽的儿子关兴关安国! 他也清楚,这年轻人武艺虽不错,有几分他爹的风采,但还不是曹仁的对手。 反观关兴…… 一刀,一个回合…… 被逼退的关兴也心头暗自惊叹于曹仁的力量。 『这……这等力气,可不像是刚刚醒来时的样子!』 诚如关兴心中所想。 曹仁怎么会是刚刚醒过来,他在十日前就醒了,他醒来的时候,曹军还没有因为那“燃烧罐”折了十万兵马! 他醒来的时候也是虚弱至极…… 其实,早在当初中了那暗器中的刃片后…… 第一时间便有医者将刃片取出,敷以“卓氏良药”。 没错,就是卓荣制成的这种防范创伤,能够加快伤口愈合的良药…… 在整个南方享誉盛名。 如此“卓氏良药”不止东吴提前采购,不止是《吴书》中记载,救了逍遥津一战中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几乎奄奄一息,半条腿迈入阎罗殿的凌统! 这“卓氏良药”曹魏也曾采买过一些,有一些存储。 再加上因为角度的原因,当初中暗器时,是曹纯替曹仁挡下了大多数的刃片…… 故而,这“卓氏良药”也算是救了曹仁的命。 可奇怪就奇怪在,当把食物喂入曹仁的嘴巴里,他能吞咽,也能喝水,仿佛是有意识、有知觉的,可就是没有醒来……是一种意识患失。 医者哪里见过这等场面,只能说……听天由命,也许明天就醒来,也许需要三年、五年调养方才能醒转。 曹仁是在十日前醒来的……只是那时候他浑身虚弱,完全没有力气,更别说投入战场。 又因为曹仁始终是由其亲卫照顾,故而这个消息只是悄悄的报送给了曹操,就连樊城的守将赵俨都不知道。 曹操的部署则是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将这件事儿隐瞒了下来,只是让曹仁先调养……且暗中密切关注襄樊战场…… 说到底,曹操还是担心徐晃与关羽的战事! 那时候的曹操把关麟当做下等马,可关羽却是名副其实的上等马啊,他不会天真的以为凭着徐晃一军就足够抵挡住关羽的进击…… 恰恰襄樊又是这三个战场中最重要的。 于是,暗中曹操又调动了一支兵马驻扎在“偃城”,虽然只有五千骑,但将军却是曹魏中最能打的一个了…… 除此之外,曹操还在徐晃身边安插了一名亲卫,只是为了防范于未然,倘若徐晃败给关羽,那么在最后的时刻一定是诈死退入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