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80节
书迷正在阅读: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我在八零拆快递拆到想吐
呼—— 想到这儿,关麟轻呼口气,接着问:“韩公是爽快人,我关麟也是爽快人,这士變家族见肯定是要见一下的,不过……还望韩公告知,交州士變家族所求为何?我关麟能提供给他们什么帮助?” “军械!”韩玄不假思索道:“类似于那连弩、偏厢车、木牛流马的军械……能抵御陆家军,击退东吴兵的军械。” 说到这儿,韩玄顿了一下,感慨道:“这士變的先祖乃是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过七世才到士燮这一代!” “如今士變的年岁,已经将近八旬了,被任命为交州七郡督,交趾太守都有三十多年,在士家七代治理之下,交州地方得以开垦,三十年来没有战患,可谓是十分殷实……除了交州七郡外,他还占岭南疆土过半……在当地极富有威望,享誉盛名……可以说,只要交州军备能跟上,他们是有与东吴兵一较长短资本的!” 韩玄介绍的这些,关麟倒是有所谓耳闻。 《三国志》中有过记载,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 中原的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难的人数以百计。 其中名声较大的有——薛琮、程秉、刘巴、许靖、袁徽等等。 袁徽在给尚书令荀彧的信中也提到过:“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没有失去他们的产业,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处。” 就单单从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也能推断出,士變的威望何其之高?交州何止富饶?军械储备何其地下? 交州,就像是这乱世中的一方世外桃源一样。 甚而有之,这位士變老同志的影响力都到国外去了,越国都把他当老神仙,追赠“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士變有钱缺军械,关麟有军械缺钱,双方合则两利! “为何交州士變买军械?他独选我关麟呢?谁告诉他?我关麟有军械的?”关麟一摊手,试探着问道。 “哈哈。”韩玄笑道:“四公子啊,咱们心如明镜,当今荆州,能制作出那连弩、偏厢车、木牛流马的唯独黄老邪。同样的,当今荆州,若有一个人能联络到那黄老邪,那必定是关麟公子啊……” 言及此处,韩玄的眼眸微微的眯起,那眼中多出了几许意味深长。“一些话,韩某不该说透啊!” ——『这韩玄很通透嘛!』 关麟心头暗道…… 嘴上却说。“可……当初,这交州士家采购过黄老邪的一批军械,最终却在那长沙郡关山石洞里不欢而散,闹得并不愉快啊!” 关麟接着问。 韩玄轻捋胡须,“愉快如何?不愉快又如何?当务之急,咱们与关四公子要的是金银,是粮食,那士變要的是军械,是能抵御陆家军的方法……曾经的不愉快,曾经的不欢而散,四公子不提,士變家族又如何会提?大家心如明镜,又心照不宣罢了……” 呼…… 关麟轻呼口气。 ——『这是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是么?』 他幽幽的望着韩玄,“听韩公说话如饮美酒,令人陶醉。” 说话间,关麟还为韩玄添上一樽酒……菊花酒! 韩玄轻轻举起酒樽,不忘先请关麟,口中却道:“那这见面……” “后日我就要启程回江陵,明日韩公……安排即可……”关麟笑道:“只不过,韩公还是先给交州那边提个醒儿,黄老邪的军械虽好,卖价却是不菲!” 韩玄没有回话,而是笑了。 关麟饶有兴致的又补上一问,“韩公不问?为何这卖家不菲么?” “关四公子说贵,那自然有贵的道理。”韩玄摆摆手,“老夫又何必多问呢?” “哈哈……”关麟大笑,“我就喜欢韩公这样的明白人,不过,韩公既替我拉成这单生意,咱们便是一道去坑他士……啊不,是咱们一道去与那士變家族合作,这问题你不问,我也得告诉你。” 说话间,关麟的目光环望韩玄,环望巩志。 “军械之所以贵,那是因为,我加了你们两人的那份儿!” 言及此处,关麟起身,双臂伸开齐肩而平,然后居合,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这是男子的拱手礼。 若是女子,同样的拱手礼,当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男左女右。 而关麟对韩玄的是深鞠,这是拜见长辈,或者值得尊重的人,才会有的动作。 做完这一些,关麟道:“若这交州的军火买卖能谈成,以后长沙这边的生意,可得仰赖韩公啊!” 韩玄哪里敢受关麟这份晚辈向长辈行的大礼,他连忙起身,巩志也起身…… 两人也向关麟回了一个大礼。 韩玄道:“关四公子这话折煞老夫了,老夫帮四公子,并非出自什么高义,恰恰相反,乃是为了自己的富贵!不瞒关四公子,老夫自问这双眼看人极准,也通晓时局之变化,谁未来前途无量,老夫自诩还是能看出来一些的。” “我是看中了关四公子的前途啊,关四公子出身好,机敏聪慧、手段也凌厉,小小年纪便能担任江夏之太守,而我韩玄与巩志兄,不过是降将尔?若无倚靠?如何屹立于世?能加入关四公子的这份关系中,老夫荣幸备至,却也只是为了以此手段得到倚靠,有利可图,屹立于世罢了!还望关四公子莫要嫌弃。” 关麟郑重的回道。“不敢当,不敢当!韩公缪赞……” 一时间,两人倒是有几分商业互吹的味道。 此间交谈气氛也变的愈发融洽。 韩玄离开时已经是夜晚。 他与巩志登上马车…… 韩玄尤自气定神闲,巩志却紧张到都快尿出来…… 两相对比,巩志对韩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关上马车的门子,连忙张口:“韩公……你这是神了呀,这么多人都看出关四公子前途无量,想为关四公子效力,可……真能为关四公子效力,真能让关四公子如此信任且青睐的,韩公你可是头一份儿啊!” “呵呵……”韩玄笑了笑,“你为官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官场就是这样,你想站在谁的队伍里,首先你要表现的不是你多厉害?因为厉害的人往往最不容易被掌控……反倒是,主动能把弱点暴漏给别人的人,能做事的人,最容易获得信任,此谓之‘为官之道’,也谓之以退为进!” 韩玄是从官场上一步一步的爬上来的。 几十年宦海生涯,韩玄算是把这些“为官之道”都彻底摸明白了。 “呵呵……”韩玄继续道,“我再提醒你一句。” “恭听韩公指点哪!” 巩志恨不得一双耳朵竖起来。 韩玄淡淡的道:“别管是乱世,还是治世,别管你贪还是不贪,只要你不站错了队,就出不了什么大乱子,至于……站对了队嘛,那就是财源广进,名利双收!” 说话间,韩玄的眼眸紧紧的凝起。 一番话意味深长,又发人深省。 巩志只觉得,学到了,他是委实学到了。 …… …… 合肥城下,东吴军寨。 “啥……” 本已经骑上马,打算离开这里,回去继续调查陆逊的吕蒙,突然间又翻身下马。 因为他实在走不动了。 这——没法走啊! 他听到了将士们讨论吴侯的排兵布阵。 什么四面围城; 什么同时攻城; 什么一股脑的云梯往上搭,先登兵往上爬! 这……是攻城么?这是打仗么? 吕蒙感觉……这位东吴的国主孙权就是在胡闹。 这是不把将士们的命当命啊! 说起来,攻城战本就难。 按照《墨子》中的论述,四千人守卫的城池,需要十万人才能够攻下来。 当然这是理论…… 具体来说,《孙子兵法》云:“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这中间的意思是,心理素质再强大的士兵也不会堆人头般白白送死,所以,攻城时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攻城器械,让士兵产生安全感。 再细致点儿,攻城是讲究战术的。 比如围师必阙和四面挠之,前者“围师必阙”是指包围城池三面,而故意留一缺口,并在半路设伏。 这种围城方式可以动摇守军死战的决心,诱使守军脱离坚城固垒,而在运动战中被歼灭。 “四面挠之”是指表面上全方位进攻,但实际上是攻其一面,另外几路兵马均为佯攻,让守军真假难辨,分散敌军单面守城兵力,同时集结我军的优势兵力。 实现局部以多攻少,以众破城的局面。 以前吕蒙也不懂,还是孙权让他多读书呢? 现在倒好,还不如不读书呢? 不读……还不会觉得孙权这攻城部署的又多么的儿戏?多么的业余?多么的幼稚? 哪有四面同时布有重兵的? 还有四面都包围的……这不是绝了敌军的希望,激发其敌军的斗志么? ——『吴侯啊吴侯,现在该好好读读兵书的是你吧?』 心里这么想,吕蒙愤怒的跺脚。 “胡闹——” 他大喝一声,问这些副将,“你们将军就没有去劝劝主公的么?四面围城?同时进攻,这合肥城再打十日,也攻不下来?” “劝了呀……”副将们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可……可主公这性子,他会听么?” 懂了! 吕蒙顿时懂了。 他凝着眉,不由得想起在长沙时,与关麟,与鲁肃大都督对话时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