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在线阅读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74节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74节

而这一分……局面就明朗了。    “你的意思,老夫能听懂。”黄承彦的神情变得严肃,语气也变得一丝不苟。“可,究是如今,你故意将李邈羞辱?可李邈如何能入得了曹魏?那些魏谍,不都被你抓起来了么?这消息又如何传到曹操的耳中!”    哈哈……    提及此处,关麟笑了,笑的无比爽然,“黄老啊,你这么说,岂不是小觑我了?”    “怎么说?”    “我既刻意羞辱李邈?岂会将所有魏谍赶尽杀绝?”    关麟的话让黄承彦一惊。    “你的意思是?你还留下了一个魏谍?”    黄承彦略微沉吟,旋即一连串的摇头,“不好,不对,不好……”    他当即提醒,“曹操生性多疑,若所有魏谍均被你悉数连根拔起,那他自不会起疑心,可偏偏留下这么一个,那可就……你小子,可莫要小觑曹操,也莫要做那‘搬石砸脚’之事!”    黄承彦的提醒不无道理。    只不过……    关麟笑笑,像是胸有成竹。    “黄老放心,我岂会不知道那曹操生性多疑?故而,我留下之人,据我调查,他不是魏谍,而是东平宁阳人,灵帝朝时尚书刘梁之孙——刘桢!”    关麟抛出了刘桢的名字。    黄承彦却宛若想到了什么,“不对,又不对,若是刘桢,那更不对了,此人名博学有才,名气不小,是北方文人中的翘楚人物,与曹操之子曹丕、曹植均交好,可因为参加曹丕的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故而……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此事,曹魏布告天下,凡是文人无有不知,无不为他哀婉痛惜?他如何会在江陵?”    “我原本也很意外。”关麟解释道:“若非他与一名魏谍见面时攀谈了两句,很明显是熟识的,丐帮弟子决计不会留意于他,更不会特地调查于他……”    “你查到了什么?”黄承彦越发的好奇了。    关麟则一丝不苟的回道:“当初他的确平视王妃甄氏,惹得曹操将其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而我查到的,便是这劳役之所……就在南郡!”    关麟说的是事实……    那还是在几日前,他听到鲁有脚禀报。    有一名北方人很古怪,名字叫做刘桢,虽并无参与魏谍情报的收集与传递行动,但很明显……他与一名魏谍相识,且攀谈过几句。    偏偏其它的,诸如证据,都无法表明此刘桢也是魏谍中人。    若鲁有脚禀报给的是别人,那……或许这个人就过去了。    可偏偏是关麟……    他太清楚不过了,刘桢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他是曹丕的死忠!    ——平视王妃甄氏,被罚作劳役,是曹植与杨修陷害的!    ——这是世子之争!    而在三国时期,往往罚作劳役,最惨的地方就是前线……    比如,那时候的南郡便是抗击孙刘联盟的最前线,而刘桢便是在此被罚作修缮城墙,加固护城河。    而历史上记载,刘桢是在两年后,于北境染上瘟疫死掉的。    这中间,他如何回到北方,关麟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刘桢目睹了李邈被关麟羞辱,一丝不挂、果露形体……    而作为曹丕的死忠,他一定会敏锐的判断出。    这个在蜀中混迹了多年、且连刘备都骂过的“李邈”,是一个不可多得,且至关重要的人才,他将对曹丕争夺世子之位,大有裨益!    同样的,作为一个对曹魏“世子”之位虎视眈眈的公子。    曹丕太需要李邈这样的助力。    他如何会不把“李邈”这么一个声名鹊起,又对刘备、关羽恨之入骨的名士收为己用,作为自己重要的政治资源呢?    随着关麟进一步将心中所想讲述给黄承彦。    黄承彦这才明了。    他的一双眼瞳紧紧的盯着棋盘上,盯着那后方渐渐“形成气候”的白子。    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心中已明白了大半。    “原来,你是要李邈以曹丕为跳板,跳入曹魏……”    说到这儿,黄承彦顿了一下,继续淡淡的开口,“然后就让他投身曹丕麾下,助曹丕‘一臂之力’争夺世子!”    “错了。”关麟搓了搓那冰冷的双手,放在嘴边呵了口热气。    他淡淡的道:“正因为投身曹丕麾下,所以才更有把握,助曹植成为世子!”    言及此处,关麟缓缓起身,他的手照例提起一枚白子。    他的话还在继续。    “比起一个能隐忍的阴谋家,让一个诗人成为魏王,无疑……更容易挑起曹魏的内乱,也更容易让他们兄弟相残!”    “只有这样,我爹、我伯父……还有你女婿,才更有机会?不是么?”    说话间,关麟手中的白子落下。    这是一招“妙手”,而这一枚棋子,瞬间就盘活了整个白棋。    ——釜底抽薪……    ——逆风翻盘。    这是,一招致命!    ……    ……    第133章 这一次,吾欲向死而生    在围棋中,有本手、妙手、俗手三个俗语。    其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    “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    “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当然,这是常规解释。    如果按照黄承彦的解释。    那本手,除了字面意思那“本分的一手”外,更是中庸的一手,是介于坏与好之间的一手,但中庸不等于平庸。    比如……关麟。    若他画出连弩、偏厢车、木牛流马的制造图,黄承彦将这些军械制造出来。    然后作用于战场上,出奇不意,重创敌军。    这便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一手”,出奇制胜,可堪为本手!    可偏偏,关麟没有这么做,他选择将这些军械昭然于世。    这么做虽引得多方角逐,或许能大肆赚上一笔,却不免让敌人有所防备,在战场上失了“出奇”二字,也失了“先机”!    如此这般,在很长时间内,黄承彦觉得,此为“俗手”,庸俗的一手。    是年轻人年轻气盛,必须经历过,才会懂得一手!    可偏偏在这种情况下。    关麟借这些军械,引发江东与交州的争斗,更是引得襄樊的敌军主动出击,陷入埋伏。    当黄承彦听到这些时……    他下意识的感觉是,关麟这小子,愣是将这俗手打出了不可思议的效果,如此这般,这俗手反倒是成为了那时最好的选择。    原本这盘棋,下到这儿,也就结束了。    偏偏,关麟这最近的一步,一下子将杀入敌军内部的“棋子”与外围的“棋子”呼应住了。    甚至……    他还将一枚最重要的棋子,神乎其技埋入敌军的内部。    至少,理论上是可行的。    这就有点儿“妙手”的味道了。    而所谓“妙手”,在黄承彦看来,是卓越的一手,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手,是本身具有极强“隐秘性”与“唯一性”的一手。    这般“妙手”在寻常的棋局中,可不多见。    甚至,很多人在对弈的过程中,往往太过拘泥于局部,下出“假妙手”,弄巧成拙,导致全盘思路的偏差,功亏一篑。    谋略布局恰似星落棋盘,对布局者的要求极高。    而想要在其中,下出真正的“妙手”,那需要的何止是超凡的天赋,更有长年累月的习练与阅历的沉淀。    可偏偏,关麟……这小子这么年轻,可这一招“妙手”,下的够“隐秘”的……    也够……妖孽的!    这让黄承彦不由得感慨。    ——『这小子,够阴险的呀!』    ——『至少对敌人……是如此!』    当然……    这也是黄承彦第一次,也是最近的一次,最真切感受到了破曹的希望。    ——让李邈借助曹丕这个跳板,跳入曹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