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在线阅读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9节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9节

……    ……    第30章 君臣和睦,兄友弟恭    关麟刚刚从东市回来,他背着竹篓,竹篓中有几个白萝卜。    这些白萝卜各个饱满,是关麟从市场上精挑细选出来的。    关麟是一路小跑,关索则追在他的身后,满脸担心之色,生怕四哥想不开一般。    “四哥,我觉得在校场上你说的有道理,可咱爹是谁啊?他素来看不起士大夫,是不会因为道理就认输的。”    说话的功夫,关麟已经步入了他的房间。    关索也跟了进去。    不知从哪,关麟抽出了一个小木箱,然后将小木箱中的“铜刀”、“磨刀石”、“尺刀”纷纷取出。    这是刀笔吏的工具,关索也很诧异,四哥拿出这些干嘛。    当然,这在关索看来,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得想办法缓和四哥与父亲的矛盾。    “四哥,你干嘛非要跟咱爹过不去啊!就算他下了一封罪己书,那又能如何?四哥能获得什么好处不成?”    关索依旧在苦口婆心的劝。    关麟抬头看了他一眼,旋即低着头取来一个白萝卜,一切两瓣儿,然后用“铜刀”在上面刻着什么。    口中则轻声道:“跟咱爹作对,好处嘛,自然是有的,只不过……为兄还是希望,五弟不知道的好!”    这话像是话中有话。    关索眉头紧凝,他沉默了片刻,“四哥,难道……你非要压爹一头,才满意么?”    “不!”关麟手握“铜刀”的手顿了一下。    关索以为有转机。    关麟的话变得严肃了起来,“可不是压咱爹一头,至少得压他三头!”    讲到这儿,关麟嘴角扬起,一改方才的严肃,打趣道:“压了三头,还有三头!”    这……    尽管后面,都是玩笑的语气,可关索的心情却复杂了起来。    看起来,四哥与父亲是要斗下去了。    沉默……    一时间,此间屋子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唯独能听到那“铜刀”与“萝卜”碰撞、摩擦时清脆的“沙沙”声响。    这小小的“铜刀”在关麟手中龙蛇飞舞一般,整整一个多时辰,关麟才将“铜刀”放下,开始欣赏他的“大作”!    他提起了面前的三个萝卜,仔细的检查着底部。    关索好奇也凑了过来,眼睛直勾勾的往萝卜上瞟去。    可这眼睛不瞎瞟还好,一瞟之下,他浑身一个哆嗦,双腿踉跄,竟是下意识的倒退了两步。    他慌忙揉揉眼睛,生怕自己看错了。    可这三个萝卜底步刻出的字眼又如此清晰。    一为——襄阳太守印!    一为——荡寇将军印!    最后一个刻的乃是——关云长印!    越看越是心惊肉跳,越看越是毛骨悚然,乃至于……关索后背冷汗都流出来了……    他太清楚了,四哥用萝卜刻出的三个印绶,完全是父亲的印绶。    这是伪造么?    需知,刘备在收回荆南诸郡后,封拜元勋,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襄阳太守印、荡寇将军印因此而特地制成。    至于关云长印,乃是关羽统筹“关家军”的印绶。    关家军中,凡是颁布的军令、告示、赏罚,均要盖上此“关云长印”方才生效!    如此……    一个硕大的疑问盘桓于关索的脑门。    ——四哥……他伪造父亲的三枚印绶,他又要干嘛?    ——他不会要以这种方式还击吧?    “四哥……”关索下意识的张口。    “咳咳……”关麟轻咳一声,收起了三个萝卜,他转过身笑着朝关索道:“五弟,我想吃牛肉了!”    在关索惊怖的眼神中,关麟的话还在继续,甚至语气中带着玩味:“你说也巧了,我发现有一头牛,他竟然在吃草,他今天敢吃草,明天就敢吃人,咱们兄弟必须替天行道,为民除害!走着……”    无论关麟怎么说……关索那惊怖的眼神并未消除半分。    他尤自惊恐,尤自惊魂甫定……    只是,他已经被关麟推着走了出去。    他似乎已经没有心情品尝牛肉了!    ……    ……    江东,建业城。    孙权单独召见了陆逊,他将“奇袭荆南”计划泄露一事讲述给陆逊听,最后不忘补上一句。    “伯言以为,是谁走漏了风声?”    陆逊眼珠子一定,“看来,主公是怀疑我陆逊了!”    孙权沉吟了一下,不置可否。    奇袭荆南,计划泄露,这是关乎江东疆土能否拓宽,关乎江东的破局,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儿,孙权不可能不慎重对待。    “哈哈……”陆逊笑道:“主公最不该怀疑的就是我!”    唔……    孙权那紫色的胡须微微抖动,碧绿色的眼睛也缓缓张开。    “你接着说。”    “主公,虽我陆家曾与伯符将军有些仇怨,可那时伯符将军依附于逆贼袁术,他也是受到此逆贼的蒙蔽,才杀我伯父,使我陆家损伤过半,可这些年,随着江东的稳固,陆、孙两家的仇怨早就烟消云散。”    “而我陆逊,作为主公的幕僚,为主公抵御山越,招降山越,携江东各大家族向主公效忠。为表功劳,主公将伯符将军之女定婚于我,虽未完婚,然我陆逊对主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何况,如今江东之局势,表面平和,背地里暗潮汹涌,无论是陆家,还是吴郡四大家族、会稽四大家族,与江东孙氏根株结盘……是决不会背叛主公!”    听到这儿,孙权眼睛再度眯起,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八大家族之外,有人会背叛孤?”    “周瑜不是已经背叛了主公么?”陆逊眼芒似刀。“从他提出要带兵西征巴蜀起,就已经背叛了!他是要逃离江东,逃离主公的掌控,巴蜀不是传言要出一个皇帝么?主公不也是因为他的‘背叛’,才……”    陆逊的话戛然而止。    可恰恰这番话,让孙权那碧绿色的眼瞳开阖,额头上青筋抖动。    陆逊的话让他回忆起了一段“不愿提及”的往事。    建安八年,这是孙权上位的第三年。    这一年,他的岳父,手握兵权的徐琨死了;    同样,他的舅舅吴景死了;    建安九年,孙权的三弟偏将军孙翊死了;    建安十一年,江东的藩属,国中之国的太史慈死了;    建安十五年就厉害了,解决完赤壁与南郡一系列的遗留问题后,江东死了一票人。    包括征虏将军孙贲;    偏将军周瑜;    荡寇将军程普;    以及……终身监禁的平南将军孙辅。    ——这中间,好一副“君臣和睦,兄友弟恭”的画面!    ——又怎么可能有阴谋论呢?    ……    ……    第31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东吴的国主孙权精通于制衡之术。    他极善于平衡江东各股复杂的派系。    而他这份独有的制衡。    表面温婉,可背地里不知道染上了多少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