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书迷正在阅读: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当无cp男主动了心[快穿]、和学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种蘑菇、炮灰觉醒以后[快穿]、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设了吗、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菟丝花被邪神缠上后
县城都没有钱没粮,他们不往外逃又能够如何? 现如今城中的房屋也是损坏严重,一些商铺、宅子想要低价售卖,都没有人敢来接手... 毕竟外头的倭寇还忽视眈眈着呢! “现如今县城中还有多少百姓?” 岭南的董县城窘迫的笑笑:“不足八千人。” “原来呢?” “将近两万人。” 岭南县城的海产丰富,加上水运又发达,只要倭寇不来犯,他们的日子其实还是很好过的。 因为很多商人都喜欢南下来他们这里收购海产品,如此经济贸易、他们在县城很好讨生活。 多数百姓在农耕结束,也都喜欢跑到县城来打些零工,挣点小钱。 县城能够支撑近两万百姓过活,经济上又怎么会居大景倒数呢? 当真都是倭寇抢去了吗? 董县丞看着知府大人凝重的神色,也不敢插话。 “我听前任知府说过,你们这里的税收情况,一年粮食税收不到三万石,照理说你们不更应该花心思在农业上面吗?为何都拥挤进入县城?你说的人口数量来说,本官是百思不得其解。”许泽平没有直面话题,而是委婉的说起:“莫非是粮食不好种植,都跑来从商?若是从商的话,那为何你们这里的商税也不多?一年也就一万多银钱?” “大人,黄知府没有跟您说吗?”董县丞舔了舔嘴皮,他道:“我们广南省三府一洲是还有一份额外税收的。” “什么?”许泽平一下子脑袋蒙了,这还有什么他不知道东西在内吗? “我们还有一份军税。” 他们收上来的总税收,要先匀出五成作为军税给西河水军。 这剩下来的税收才是他们的纯税收,这一份纯税收的三成用于县衙,另外七成上交给府城。 以地方财政去养兵,这一点是许泽平是真心不清楚的。 好像也没有人跟他说过.... 在他的概念中,大景有军屯...卫所的将士能够自足自给。 所以广南穷,不是真的穷而是养兵穷? 这个问题还真是与他所想有很大的出入啊! 就这个问题,许泽平好像打开了一个新思路,“是不是在倭寇拥有那个千里镜以前,没有这么紧盯我们岭南?” 董县丞已经在岭南为官二十载了,说实话若是没有今年这个意外,他是该辞官归乡了的。 “大人,您说的没有错。”董县丞将他知道的都吐露了出来,“这个宝贝好像是他们今年得到的,从前倭寇突袭都是有规律的,约莫三到五年一袭,毕竟相隔着八百里的南海。” 西河水军享着广南省财政的供给,自然也不吃干饭的,为了更好的保护百姓, 他们在广南省的每个县都设县卫所,驻军五百到一千。 南海太广,各地都有上岸的地方。 而这一点,就与其他省拉开了差距,因为其他省只有州府设置卫所。 从前倭寇没有千里镜,不清楚岭南的局势,所以每次偷袭,有卫所将士顶着,他们既是抢,也抢不到什么东西。 而且将士撑一撑,他们还能够支撑到援军赶来。 等到援军一到,这些狡猾的倭寇就驾船跑路。 今年这一次不一样,他们借着千里镜洞察了卫所将士的行动...偷袭成功。 卫所五百将士,惨败,无一生还。 援军赶到时,岭南城已经失守。 许泽平看着抹眼泪的岭南官吏,心中大震,其实他们到现在也还不知道岭南失守背后的勾当... 许泽平替这五百将士愤怒,也替岭南的百姓感到难过。 他终于知道为何西河提督能够将整件事情忽悠过去了。 因为千里镜,还真是“事出有因”呐!! 许泽平闭了闭双目,他深呼吸一口气,转移了话题:“现如今县城中没有地方住的百姓有多少?” 第309章 广南行13 “大人,现在还留在县城中的百姓,约莫有将近两千人没有地方住,他们如今基本上都滞留在城郊的观音寺中...” 倭寇入了岭南县,不光抢夺了钱财粮食,还焚烧了不少的房屋。 滞留在观音寺的这批百姓,便就是被被焚烧房屋的受害者。 “杨主簿你带人去观音寺告诉这些百姓,你就说县衙要修建水泥厂,招募工人。不拘男女,包吃包住还会发放银钱。” 许泽平最初的想法是给百姓们搭设临时住所,让他们渡过这个难熬的时期,但和洪延沉敲定完计策以后,他又改变了主意,反正要捣鼓水泥,还不如将这批劳动力抓起来,还可以杜绝白嫖的心理,一举多得! 小农社会,劳动才能够换取美好果实。 许泽平看向董县丞:“董县丞,你去寻摸工匠,我们要搭建厂子。” “是!” 将这两步安排妥当以后,许泽平回到衙房开始画水泥厂的图纸,心里则是在想两件事情:一,水泥的配比;二,水泥的利润到底是上交还是? 水泥的原材料是石灰石、黏土以及铁矿粉,许泽平已经在工地上干活,对于水泥如何配比心里是清楚的。 现如今为难的地方,是原材料以及煅烧,石灰石和黏土好找,石灰石可以到火山口附近去找、而黏土就更好找,岭南就靠近南海,随处都可以挖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