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书迷正在阅读:卿卿难哄、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天灾+怪谈]、撒娇攻被男主强娶了、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偏执竹马真香了、洛阳锦、玄学大佬满级回归后杀疯了、反派坐拥天下财富[快穿]
武德殿是什么地方呢? 用魏徵的话来说就是“今武德殿近储后焉”“在东宫之西”,其地理位置可见一斑。 让李泰住在这里, 对李承乾是一种什么影响呢? 对朝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暗示呢?】 李世民:“……” 【当然,这还不是其中一个, 李世民对李泰宠爱到了什么程度呢? 他甚至不过短短一日见不到他, 也要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去送信, 一日之内鸿雁往返数次。 这说的,恐怕长孙皇后都没有过这种待遇, 你说李泰是李世民的真爱我都信。】 李世民:“……” 他恼羞成怒,脸上青青白白的,甚至不知道要表现出什么样的表情来了。 他只是宠爱青雀了些,这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吗? 这不过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爱罢了! 【还有就是李泰很胖, 李世民想的不是让儿子减肥, 而是觉得儿子圆滚滚的太辛苦了,特许他乘着小轿子到朝所。 嗯……或许李世民不知道, 过于肥胖也是一种病,本来李唐皇室就有遗传的心脑血管疾病, 肥胖更容易诱发此病。 李世民这个行为多少有点爱子如杀子的意思了。 之后还有各种逾制的事情,什么为了魏王李泰赦免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啊,什么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赋啊…… 甚至后来有人打小报告说,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大臣对李泰不够尊重,借机中伤他们。 李世民也想也不想,直接把那些大臣召进宫来严词质问一番。 嗯,这个时候的李世民确实也忘了自己的初心了。】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魏徵顶住了。 他直接对着李世民开炮,一顿劝解。 呃,说得好听是劝解,其实就是对李世民一顿大骂吧。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以私爱忘公义”了。 当然,其他对于李泰的偏爱,还是非常明目张胆。】 李世民:“……” 他看了一眼魏徵。 还好有这个人在,虽然他现在还是大哥的人,不过未来必会成为他的肱骨之臣! 不过眼下看,他除了对青雀宠爱的稍微过头了…… 好吧,他承认是非常过头了一点点,不过为什么他要去争夺皇位呢! 他对青雀好,并不代表他对承乾不好了吧? 【与此同时,他对李承乾这个太子的态度…… 也不能说不好吧,只是对比一下对李泰无限的宠溺,李承乾身上的压力就要大多了。 对李承乾这个太子,李世民的期望是很殷切的,对他的培养自然也是非常用心的。 除了各种名师教导之外,李承乾身体不好,他生病的时候不信佛教不信道教的李世民却请了道士秦英来为儿子祈福; 等李承乾病愈后,李世民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 嗯,很有我们现代人的风采,遇事不决就都拜拜,哪个管用算哪个。 还有他有事出门就让太子监国啊,杜如晦重病让太子去看望什么的。 甚至从李承乾这个名字——“承乾”都能看得出来,李世民对这个太子有多么的寄予厚望。】 李世民赞同的点了点头。 那是,他怎么可能会觉得承乾不好? 分明承乾便是最好的太子,他根本没有要换太子的心思!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没有和李泰对比的缘故。 而且因为李世民这个人,非常善于纳谏,即便是大臣怼着他鼻子骂,只要是有道理的,他都会承认并且虚心接受。 可以说,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并没有过过多少随心所欲的日子。 所以他也认为李承乾也应当如此,便要求太子属官和其他大臣对李承乾也是这个态度。 不过李世民好歹还是皇帝,人们对他说话的时候,高低还是有点谱的,哪怕是魏徵也不会说的太难听,偶尔还会夸张几句。 不过对李承乾,这些人就不一样了。】 李昞微微皱眉:【他们如何了?总不能是骂吧。】 【有一说一,可能还不如骂几句来的中听一些。】陈曦老老实实的说:【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散骑常侍、太子詹事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 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嬴政:“???” 这就要比作秦二世了?这秦二世是不是太好当了一些。 要是有这么一个秦二世,他做梦都能笑醒好吗? 李昞也是震惊:【这就秦二世了?这就过于奢华了?】 陈曦耸耸肩:【是啊,而且在李承乾死后,李治当上太子,最后继承皇位,史书也没有再记载于志宁有过这么样的劝谏了。 说白了可能还是柿子捡软的捏吧。 当然,除了于志宁还有其他的人。 比如孔颖达,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 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 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结果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好嘛,你过来我当面骂骂你试试看呢?别说骂他本人了,就说孔夫子的话里也有不好的地方他们一蹦能三尺高。 还有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就……怎么说呢……】嬴稷听了之后咋舌,【要是有人敢天天这么围着寡人说道,寡人不拔了他们的舌头都是寡人脾气好了。】 刘煓也点点头,看着李昞说:【你那重孙子可真是个脾气好的。 这群人要是敢这么说我彻儿,估计全家几口人都数清楚了。】 武士彟感慨:【这也就是给了隐太子和太宗陛下,要是高宗陛下那会…… 嘿嘿,不过这群人也不敢在高宗陛下面前这么说。】 朱世珍:【……】 他觉得自己也该说点什么,不然丢老朱家的人。 于是想了想道:【要是我儿子重八,这些人都得被扒皮萱草。】 嘶—— 一口凉气倒抽的声音响起,大家都惊讶的看着朱世珍。 没想到这么老实的农民,口中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扒皮萱草啊…… 这可是真狠啊,哪怕是先秦时期民风彪悍,这样的酷刑也是非常少见的。 不是说后世废除了他们许多的严酷刑法吗?怎么突然又出现了? 而且听起来比他们还狠多了。 【当然不能说这些大臣们说的就没有道理,但是他们到底是想要博得一个美名,还是真的想说只是找个了软柿子来捏。 毕竟这些人在李治当太子之后,就没什么劝谏的史料留下了。 总不能是李治这个太子当真当的比李承乾好的太多了,都找不到点来劝解吧?】 呃…… 【而且真的,这群人适不适合当老师真的很显然了。 尤其是孔颖达。】 突然被点名的孔颖达:??? 前面他还觉得自己做得很好,能够不畏权贵,勇于进谏! 哪怕是后来换了太子没有继续进谏,那也是他审时度势而已,现在却说他不适合当老师,这简直是侮辱他! 【孔颖达好歹也算是孔子的后人了——这个具体血统是不是纯正另说哈,不过我看很多孔家后人的这个节操,嗯……】 孔颖达:????? 什么节操,你说清楚? 【在《论语》里,曾经记载过一个小故事,就是孔子在面对冉有和子路问相同的问题的时候,给的不同的答案。 公西华问为什么,孔子回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我们后世管这个叫因材施教。 别的不说,古往今来这么多皇帝,有几个是能像唐太宗一样任由臣子指着鼻子骂的? 就算是唐太宗,后来魏徵死了生气的时候不也把魏徵的纪念碑给推了吗?】 魏徵:??? 李世民:“……” 这种事就不要说了吧,怪不好意思的。 【所以,连孔子所言传身教的因材施教都做不到: